除去自己对他们提供帮助,毫不夸张说,薇拉在整个课题研究中所占贡献达到70%以上,秦岳和哈迪所占贡献只有剩下30%。
薇拉摇摇头,轻声说道:“只是单纯喜欢研究这些问题,至于谁贡献更大……觉得还是不用分太细比较好。”
“……既然你都这说,尊重你决定。”听到她这说,陆舟也不再劝说。
秦岳好歹出不少力,哈迪有点捡便宜嫌疑,不过薇拉愿意将功劳平等分给他们,身为导师他也不会说什。
最多,只是替她感到有些可惜,本来她可以得到更高评价。
般导师或许舍不得将这样成果让给学生,但对于他来说却不存在这个问题。
个角谷猜想荣耀而已。
就算放他身上,顶多也只是锦上添花。
除论文署名之外,这种合作性质论文般也会在论文中注明各作者具体完成哪些工作。尤其是在国际上,比起单纯论文作者排名顺序,各大研究机构相对来说更看重这部分。
不过在检查论文时候陆舟注意到,薇拉并没有去细分这些东西,只是用句“These—authors—contributed—equally—to—this—work”,便将这部分跳过。
论爱好者吸引力,发在Arxiv上那篇论文,在数论界引起不小范围轰动。
很多人将角谷猜想证明,称为“群构法”又次胜利。
而且最让人们惊讶是,这次还不是陆舟亲自出手,而是他三名学生完成……
27号上午,距离回国航班还有天时间。
坐在高等研究院办公室里,陆舟正在审阅着薇拉交上来论文。
停顿片刻之后,陆舟将论文放在桌
按照学术界惯例,在论文中加上这句话,就意味着所有作者在论文中具有同样贡献,没有个人是多余。
而这也意味着,不管在不在名字后面额外加上星号,论文中所有作者都视作为并列作者。
“这样真好吗?”将论文从头到尾检查遍,陆舟向站在办公桌对面薇拉投去询问视线,“对于你来说,这是不公平。”
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后续研究中,但身为他们导师,陆舟是有直跟进他们项目进度。
比如每周讨论会议,他只要人在普林斯顿大多都会到场,阶段性成果报告他也都会认真看完。
虽然整个证明过程他已经看过,没什大问题,但身为他们导师,在论文正式投稿之前,他有义务帮他们再仔细检查遍,排除些细节上小问题。
以及,确定论文署名。
按照般惯例,三个人名字按照贡献排序挂在论文上。
至于陆舟,则是挂在四作和通讯作者位置上。
当然,身为他们导师,他当然也有权利将这些成果据为己有,不过身为名有节操老板,他肯定是不会这做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