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昔午桥桥上饮,座中多是豪英。长沟流月去无声。杏花疏影里,吹笛到天明。
二十余年成梦,此身虽在堪惊!闲登小阁看新晴。古今多少事,渔唱起三更。
时代大变动,以及“二十余年成梦,此身虽在堪惊”,对两位老人尤其是大伯际遇都非常适合。
当年耶稣会教士或中国**党样,以为拜祭祖先仅仅为迷信,其实有文化根源。
白先勇深深明白这是种中华文化传统精神,但给破坏。在小说结尾,白先勇着力描写场噩梦,是“w.g”时期表伯(梦中错位为大伯)劳改铲掘公墓,“发狂似在挖掘死人骨”,“像白森森小山”,这方面表示这种政策连死人都不能安,亦表示对中华文化主要特质之摧残。
叙事者齐生是要去上海,安供父亲骨灰并接受中共为他父亲“平反”仪式。他父亲被批判为“反动学术权威”、“反g,m分子”、“里通外国”等等罪证,而死在劳改场上,骨灰直找不到。这是中国传统风俗中最大悲哀。深具讽刺性是,当齐生这个“归国学人”为美国公司与中国做三千多万美元交易以及技术合作,骨灰也就找到。并且要“平反”。
作者对摧残中华文化传统安葬礼俗控诉,而以与大陆做生意才能找到父亲骨灰,讽刺是很有力。齐生及他哥哥对父亲骨灰这重视,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表现,而交通大学因为齐生是美籍华人带来“合作利益”才当找骨灰是回事,表现对中华文化乖离之外,也,bao露只重功利本质。
至于两个老人,都央求侄子为他料理后事,而有死无葬身之地慨叹。个说:“把火烧成灰,统统撒到海里去,任他漂到大陆也好,漂到台湾也好——千万莫把葬在美国!”
个说:“你从中国回来,可不可以带到处去看看。想在纽约好好找块地,也不必太讲究,普通点也行,只要干净就好——”
也就是说都回不家乡,都失落“落叶归根”文化传统。时代残酷、历史乖离,使当年各为理想效忠老人落得晚景无落脚处,象征着中国人流离,中国文化飘零,说明中华民族近五十年是场荒谬悲剧。
由这篇小说,可见白先勇以非常沉痛心情看这段历史,他对中华文化承担精神、对中华民族忧患意识,都表露无遗。同时技巧非凡,细致到连句诗词引用(如“此身虽在堪惊”1》都与主题及人物相配得天衣无缝,其他技巧高超也不及细说。总之,白先勇是位令们赞叹佩服中国小说家。
注
1.此为陈与义在宋室南渡大悲剧、大流离之后所作。全词云: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