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人们心思,早被两个敏感孩子看在眼里。
青铜早就渴望上学。
当他
,有到上学年龄就准时上学,也有到上学年龄却还在校外游荡。那是因为家里时拿不出钱来,大人们想:就再等年吧,反正就是为识几个字,认识自己名字就行。就依然让那孩子边傻玩,边打猪草或放羊放鸭。有些孩子耽误年又年,都到十岁、十几岁,眼看着再不上学就不能再上学,这才咬咬牙,让孩子上学去。因此,在大麦地小学,同个班上孩子,年龄却悬殊很大,走出来,大大小小,高高矮矮,若站条队伍,特别不整齐。还有些人家干脆就不让孩子上学。也有些延误几年孩子,大人本有心让他上学,他自己却又不愿意。他觉得自己都长那高,还与那些小不点儿混在起读年级,实在不好意思。大人们说:“长大,可别怪家里没有让你念书。”也就由那孩子自己去决定他前途。上学,也有读不安稳——欠学费,在不停地催要。若多少次点名之后,还不能将所欠学费交齐,就会对那孩子说:“搬你凳子,回家去吧。”那孩子就在无数双目光下,搬凳子,哭哭啼啼地回家去。也许,他因为补交学费还会再回来读书,也许就永远不再回来。
这些天,青铜家大人们,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觉。沉重心思,压迫着他们。家里原先是准备笔钱,那是让青铜进城里聋哑学校读书用。青铜已经岁,不能再不去读书。城里有个远房亲戚,答应青铜可以在他家吃住。可葵花已经七岁,也到上学年龄。这里人家,有些孩子,五岁就上学。说什,也得让葵花上学去。
爸爸妈妈将装钱木盒端出来。这些钱是只只鸡蛋换来,是条条鱼换来,是篮篮蔬菜换来,是从他们嘴里口口省下来。他们将钱倒出来,数又数,算又算,怎也不够供两个孩子同时上学。望着这堆零碎、散发着汗味钱,爸爸妈妈筹莫展。
妈妈说:“把几只鸡卖吧。”
爸爸说:“也只有卖。”
奶奶说:“鸡正下蛋呢。卖也不够。再说,这家里以后用钱,就靠这几只鸡下蛋。”
妈妈说:“跟人家借吧。”
爸爸说:“谁家也不富裕,又正是要钱用时候。”
奶奶说:“从明日起,隔十天给孩子们吃顿干饭。把省下粮食卖掉换些钱吧。”
可是,所有这些办法即使都用上,还是凑不齐两个孩子读书费用。商量来商量去,还是个结论:今年只能供人去上学。那是让青铜上学还是让葵花上学呢?这使他们感到十分为难。思前想后,最终决定:今年先让葵花上学。理由是:青铜是个哑巴,念不念书,两可;再说,反正已经耽误,索性*再耽误年两年,等家境好些,再让他去读吧,个哑巴,能识得几个字就行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