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不能得诺贝尔奖是有多重因素,但能做出诺贝尔奖级成果,是首要和重要。
不过,在苏先凯之前,杨锐并没有真正深入去做G蛋白偶联受体,这东西难度太高,以至于照着做都能可能做不出来,杨锐之前还没准备好要去挑战。
也就是苏先凯这种牛人,才会个猛子就扎进去,然后……
他也没做出来。
只听苏先凯抱怨似道:“们好不容易纯化出来G蛋白,要是就发表篇文章,
这样G蛋白偶联受体,被称作是生物学绞肉机都不为过。
甚至,说是现代科学绞肉机都没毛病。
没有世界级科研水平,没有世界级科研经验,没有世界级科研经费学者,也不用费心做G蛋白偶联受体,别人个月研究成果顶你辈子,站在这个领域里,可都是真正壕型大牛,世界第阶第二阶学者多如牛毛,第三阶第四阶都不定能上前线,没准就是查遗补缺后勤兵。
换言之,名哈佛终身教授,在G蛋白偶联受体问题上,想做点贡献都不定能找到门。
如果是畜牧学之类,还可以靠照顾母牛换取点立锥之地,奈何G蛋白偶联受体是真正男人。
顶级实验室在做G蛋白偶联受体。
同时也意味着,但凡是在G蛋白偶联受体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学者,就定会拿到诺贝尔奖。
它就是这重要,也因此让生物学界重兵集结。
所谓“兵家必争之地”是也。
然而,它又是如此难以攻破,以至于被称为最具有挑战性生物学领域。
如果说“得过10次诺贝尔奖”是G蛋白偶联受体荣誉名话,“七次跨膜疯子(分子)”就是它属性名。
跨膜指是跨越细胞膜,通常模板蛋白质,跨膜次属于正常,跨膜两次就稀有。这就好像正常男人晚上“嘿嘿嘿”次属于正常,“嘿嘿嘿”两次属于超常,“嘿嘿嘿”七次男人,只属于传说。
得过10次诺贝尔奖七次跨膜疯子,就是这样七次跨膜郎。
碉堡!
当然,在86年,G蛋白偶联受体还没有得到10次诺贝尔奖那多,但这也意味着它还有很大机会能得诺贝尔奖,或者说,能做出诺贝尔奖级成果。
生物学里最聪明大脑,起码有半集结于此领域,而且尽其所能勾引化学、物理、数学乃至于计算机领域天才。
不夸张说,在攻克G蛋白偶联受体方向上,填壕狗都能去第三世界国家做院士。
至于什《Science》,《Nature》,《Cell》,只要你敢在名字上挂个G蛋白偶联受体,立刻发表没商量。
什?内容有错?全世界生物学家教你做人!要是发现得晚,全球制药公司跳起来鞭你。
要知道,进入21世纪以后,全球有50%新药,是以G蛋白偶联受体为靶点,通俗讲,就是有半药,是冲着人体内G蛋白偶联受体去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