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冲打个手势,让摄影师将黑洞洞镜头对准杨锐。
1983年中国,除年轻和冲劲还有什?
杨锐年轻,只是让此事更不容易。
短短段路后,三人进入实验室。
望着忙碌研究员们,李冲自动闭嘴,道:“杨锐先生,您可以先忙,们在旁拍摄就可以。”
“哦,那太好,等实验室下班以后,咱们再聊。”杨锐点都不客气。
委员会提交他名字。
从世界角度来说,这其实没什不得。美国新闻热炒,方面是现在中国话题很火热,另方面是杨锐年轻和诺贝尔奖本身。对媒体来说,提名意味着能拿到诺贝尔奖,而对被提名者本身来说,提名诺贝尔奖和获得诺贝尔奖关系——请问村上春树。
诺贝尔奖提名委员会每年都会列出上百个名字来角逐诺贝尔奖归属,这使得提名价值与获奖价值区别甚大。
不过,诺奖提名是保密,这使得被泄露出来名字,往往具有很强获奖可能。
因为每年泄密提名者很少,媒体兴奋也就可以理解。
离子通道实验室工作也很多,千头万绪,时间怎都不够用,杨锐也不愿意耽搁。
再强学者,那也是篇篇论文刷起来,憋屁样憋大招学者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。
经费和信任,还有学术地位都是用论文刷出来,个劲喊着要信任学者,却连点富余时间都不愿意留出来证明自己值得信任,此事本身就很值得怀疑。
杨锐对做实验没有什抵触,事实上,实验室环境令他心情愉快,有种旅游般快乐——当你旅游时候,你会有孤独感和无所事事闲适,但当你结束旅游时候,又会怀念这种感觉。
杨锐很快进入状态,专注而忘。
杨锐点点头,谢过刘院长,带着李冲和他摄像师往实验室里走,边介绍,边询问他对诺奖是否解。
还没到采访时间,李冲很振奋说起来。
诺贝尔奖不是针对当年项目。历代科学发现,只要发现者没有挂掉,就有可能拿到诺贝尔奖,这使得被提名名单非常长,但其中许多名字都是固定。
而在诺奖提名单以外,其实还有另张并列等待单,等待单上,永远都是串重量级名字,它们属于些重要理论尚未被证实学者——这些重要理论旦被证实,提出者是百分百会被提名诺贝尔奖,比如霍金就在等待单前列,他理论不被证实,那他这辈子都拿不到诺贝尔奖,而旦证实,当年诺贝尔奖就定是他。
即使知道诺奖提名机制,这样名单和名字,反而更令李冲佩服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