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他来说,只要将实验室里工作和研究员,看做是补习班小孩子,切问题就迎刃而解。
这里工作确实比补习班里作业难度高些,但研究员却比学生要好管理多。
杨锐不断做着平衡,不断学习,渐渐也就轻松下来。
论文所需要拼图,块块被完成,实验室白板上,遗留问题也越来越少。
在保证进度加快情况下,杨锐也就不再要求更长工作时间。
杨锐没有孙汝岳描述那轻松,但确实有越来越轻松感觉。
实验室管理是门学问,远有制造原子弹曼哈顿工程,近有阿波罗登月计划,未来还有人体基因测序,这些都是需要上万名研究员参与,合理安排他们工作,合理分配实验设备和实验室是非常困难。
如40年代曼哈顿工程,美国人是将所有研究员集中在沙漠里工作。新建诸多基建项目,规划实验室,分配实验室等等麻烦重重,那大项目,不可能保证每个人都有独立实验室,那样做重复浪费太高,安排不同研究员工作难度也是相当大。不像是普通工厂,工人都有相似属性可以分类,甚至可以相互置换和调派,物理学到原子水平研究员适用面相当狭窄,不能因地制宜安排工作,往往意味着人才浪费。
阿波罗登月计划已经不再是个城市里巨大工程,它遍及美国和他盟国,协调工作比组织工作更重要。
人体基因测绘虽然号称是数国参与,但那是出钱国家数量,实际参与研究员遍及全球,更有无数实验室独立参加,复杂程度倍增。
研究工作毕竟是种智力活动,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体力活,但大脑疲劳是实实在在,休息时间多点,自然能够保证其他时间精力集中。
胥岸青就没有这样运气。
克隆钾通道突变基因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困难,事实上,只有这句话创意,并不能对过程有任何帮助。
整个实验过程,都得点点试过去,中间做到半
如果说80年代普通实验室还不需要多少管理经验话,2000以后实验室都已经不普通。
杨锐以前并没有机会做实验室组织或者实验室管理工作,但他曾经参与过多个实验室间活动,也参与过药企间合作。事实上,从1984向后二十年,实验室与实验室,实验室与企业之间合作,远比独立情况多。
在克隆钾通道突变基因项目开始之初,杨锐依旧笨拙,但是,随着项目渐渐开展下去,他也等于接受高强度训练。
巨大压力和现实要求,令杨锐不断回忆自己曾经接触过那些管理者,有空闲时候,他也会尝试阅读后人撰写实验室组织方面文章和书籍。
尽管不像是汪颖那样具有实验天赋,也不像是赵平川那样数学优秀,但在实验室组织管理方面,杨锐确实是学极快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