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课铃响。
陈奕死死盯着出来学生,等到人都走完,都没瞅见杨锐。
“同学,同学,请等等,杨锐是你们班吗?”陈奕追上最后出来人群,焦急问。
“是们班,是班长刘安平,有什事吗?”班长站定,语气正式。
他身边都是开班级碰头会小班干部们,围成个半圆,看着陈奕。
郝玉不服气,这原本是她客户,虽然没有抓住,也不愿意别人因此而受赞赏。她又年轻漂亮,从来是想说什说什,故意道:“咱们现在答应杨锐要出售邮票给他,还得是稀有邮票,咱们是银行,又不是邮局,哪有邮票?”
“邮票事不用你担心,现今四九城,谁家没有邮票?再说,又不是送邮票给他,卖意思是要给钱,们就是签条线,成功也好,不成功也好。”主任没把这个当困难。
郝玉更不服气:“不成功怎好?”
“不成功就可以再介绍啊,他喜欢邮票,次买卖不成,还可以有二次呀。有句话说好,买卖不成仁义在,们不求买卖,只求仁义。在这里,还要表扬小陈,为什说他这次表现好,因为他成功留尾巴。小陈,明天亲自出马,去找邮票,你去北大找个电话等着,旦找到邮票,就打电话告诉你品种数量和大概价格,你记好,立刻去找杨锐,不要耽搁时间,争取给对方个积极印象。”主任如同名指挥若定将军,又道:“大家也可以在朋友圈子里问问,就说们行有大客户,愿意高价购买邮票,愿意接洽都可以来,另外,别忘推销国债。”
分理处诸人轰然应诺,士气高涨。
“哦,就是有事找他,在哪里能找到杨锐?”陈奕摸不清路数。
“有什事,们可以代为通传,同志,你是哪个单位?”预备党员耿健同学已经不穿粗布衣,经过历练气势却更足。
“是人民银行。”陈奕报名,又问:“在哪里能找到杨锐?”
“杨锐可能去实验室,不过,傍晚有高数课,他般
第二天,主任如约找到愿意卖邮票人。
84年北京城没有什有意义投资,外汇受管制,黄金数量稀少,房地产还是没影儿事,股票也在默默酝酿当中,只有邮票,像是长在栅栏外野草似野蛮生长。
或许是因为邮票文化属性,或许是因为邮政部利益共同,或许是因为改革开放之初谨慎观察,总而言之,84年中国,最具有金融属性投资品就是邮票。偏远地区或许还是潭死水,可在北京某些地方,这潭水已经活跃几乎沸腾。
而在这个资本集聚市场,投资者也渐渐取代爱好者地位,高价购买邮票,自然是个再好不过噱头。
陈奕在电话机跟前等半天,总算等到主任电话,记下名字数量和价格,推起自行车就狂飙去北大,再按照早就问到班级课程表,去教室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