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仙当然不能告诉,这是毛太祖所云,原话是,“部二十四史大半是假,所谓实录之类也大半是假!”只能道:“您别管谁说,像是三皇五帝时候事,远在千年之前,文字记载尚且没有,司马迁如何得知,不过也是半猜半蒙,再加上些传言写就,后朝为前朝做史也是样。”
老翰林却并没有像许仙所预料那样着急上火,而是缓缓坐下,目露精光,直视许仙道:“那老夫亲眼所见,总不是假吧!”
许仙被他看浑身不自在,“亲眼所见?见什?”
老翰林微微笑,“今日老夫就让你见识见识,什叫史笔如铁!”言罢将桌上书册全都推开,留下大片空处来,铺就张白纸,撩衣袖,取狼毫沾满墨汁,就在纸上写道:“许仙,字汉文,钱塘人。母梦仙人入怀,因而名之。”行黑字清晰留在白纸纸上。
“喂喂喂,你这是干什?”
点道理!”
许仙见这老翰林也并非是那种不通情理,倚老卖老,顽固到死人。“老大人觉得那本三国写不好吗?眼下写小说又不止个,写秦汉演义不知有多少,您别只冲着来啊?”《三国演义》大火之后,自然是少不跟风。
老翰林推开许仙手臂,从桌上拿起桌上唯本摊开书,却正是那本《三国演义》,许仙方才没注意,原来老翰林正在看着这本书,却听他叹息道:“唉,不是不好,而是太好。你说那些演义,都通览过遍,都是臭不可闻,远远不及你那本书,但这未尝不是件好事!”
许仙讶然道:“好事?”隐约之间却有些明白他意思。
老翰林扶着桌角,慨然长叹道:“他们演义只能惑乱时,甚或贻笑大方。而你演义却是要流传千古,让后人只知有《三国演义》,不知有《三国志》吗,误矣!误矣!”
老翰林摇头晃脑道:“自然是写史作传!”
“为?还年纪轻轻,写什史做什传啊!而且哪有什梦仙人入怀!”
老翰林讶然道:“
许仙有些佩服老翰林眼光,不愧是写史。中国历史上并不缺少演义,不知有多少人想要效仿前人事迹,但流传于世不过寥寥,而真正称得上名著却只有那本书。
正在这本《三国演义》让国人对于三国这段历史有特别感情,若无此书,这段历史不会如此深刻,就像是若没有《世说新语》妙笔生花,后人就难以如此直接体会到魏晋士人风采。但是真实历史确实被扭曲、被改写。普通人不会在意真正历史是什,想起三国,就只会记得“桃园三结义”,“千里走单骑”。
这样事儿怎能不让面前老史官为之唏嘘感慨,甚至是不平呢!
许仙劝道:“您也不必太过挂怀,有什误呢?就算是《三国志》也未必全是真,们那有个大家就说过,历史有半是假!”
老翰林下从椅子上跳起来,“谁说!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