篇小说,按照预先设想,篇幅折算成稿纸大约在六十页。
简单说明下情节。主人公多崎作出生于名古屋,高中时代,非常要好四位同班同学向他宣布“从今以后再也不想见到你,再也不想跟你说话”,却没说明理由,他也没有特意去问。后来他考进东京大学,在东京铁路公司就职,现在已经三十六岁。高中时代遭到友人绝交、甚至连理由都不给事,在他心里留下深深伤痕。然而他把这件事藏在心底,在现实中过着安定生活。工作上诸事顺利,周围人们也对他十分友善,还和好几位恋人交往过,然而他却无法和别人缔结深层精神联系。然后他与年长两岁沙罗邂逅,两人成为恋人。
个偶然契机,他把高中时代遭到四位好友绝交经历告诉沙罗。沙罗略沉吟,对他说:你必须立刻回到名古屋,查清楚十八年前到底发生什。“(你)不能只看自己愿意看东西,而是要看不得不看东西。”
说实话,在沙罗说出这番话之前,想都没想过多崎作会去见那四个人。本来打算写个相对较短故事:多崎作始终不知道自己存在遭到否定理由,只能安静而神秘地生活下去。然而由于沙罗这说(只是把她对作说出话依样画葫芦地转换成文字而已),就不得不让他到名古屋去,最后甚至把他送到芬兰。至于那四个人是什样人物?每个角色都得重新设计,而他们各自走过人生之路也得具体地着手描写。结果,故事便理所当然地采用长篇小说体裁。
也就是说,沙罗脱口而出句话,几乎瞬间便令这部小说方向、性格、规模和结构为之变。对此也是大为惊诧。细想起来,其实她不是冲着主人公多崎作,而是冲着这个作者说出这番话。“你必须从这里接着写下去,因为你已经涉足这个领域,并且具备这样实力。”她说。换句话说,沙罗很可能也是分身投影,作为意识个方面,提醒不能停留在此刻驻足之地。“要写得更深入。”她说。在这层意义上,这部《没有色彩多崎作和他巡礼之年》对来说,也许是部拥有绝不容小觑意义作品。从形式上来说,这是部“现实主义小说”,但自己则认为,这是部在水面之下,种种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,同时又隐喻地发展着小说。
也许远远超过意识到,小说中角色们在敦促和激励身为作者,推着后背前行。这也是写《1Q84》时,边描写青豆言行举止,边强烈感受到东西。她这是硬要把心中某些东西(替)铺展开去,心想。不过回头反思,相比男性角色,好像更容易受到女性角色引领和驱策。连自己也不清楚是怎回事。
想说是,在某种意义上,小说家在创作小说同时,自己某些部分也被小说创作着。
时不时地,会收到提问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