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人,八成是惦记上首辅、次辅位置罢?真是打得好算盘。
于是李中书又写封奏疏大骂彭、徐二人:“以门户之见挑衅生非,尽废国家之事,致甲申前朝旧弊重演!其罪莫大焉,宜勒其归国颐养!”
骂章漫天飞舞,精彩纷呈,街头巷尾津津乐道。但只这互相喷口水,没有皇权介入,真解决不问题,哪怕是占上风方,实际作用又能有多大?诸葛亮骂死王朗之类桥段只存在于小说里。
李佑还是感到局面有些被动。毕竟是对方主动发起攻击,准备充分,组织严密。他这边助力们暂时只能以应付为主,所以显得被动。何况他和袁阁老根本尿不到个壶里去,互相拆台莫须有,但团结致是别想。
唉,李大人不知道是第几次念起某公主好。就算殿下您不肯对在下施以援手,也总该搭救下对您心存靠拢之意袁阁老罢?
之中以中书舍人李大人为导火索爆发,李中书名字又次再京师官场中口口相传把,算是真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。
不过老油条们都不太看好李佑结局。个七品非科道言官人,硬是挤在群大佬里混战,十足十牺牲品气质,他不当炮灰谁当炮灰?
本次朝争来很猛烈,短短时间内便迅速进入高峰期。连数日,每日都有或联名、或单署奏疏数十封投入内廷。各种内容皆有,有要求罢“票霸”官,有要取消分票中书职位,有要追查串联肇事者,有纯粹为骂人,不而足。
因为涉及内阁,故此类奏疏律经封皮注明,由文书房直送慈圣宫,但到目前为止均留中不发。
连十月十三日、十五日朝会都被下旨取消,大概太后担心闹出不体面场景原因。
景和七年十月上半段朝廷就是这样纷乱,但转机却不在庙堂之中。相反,却在个令人意想不到地方出现。
开始几日李佑虽然保持沉默,但也没闲着。当他从多处渠道得知,武英殿大学士彭阁老确实是幕后推手时,终于按捺不住主动出击。十二日这天,李大人也发新帖子加入战团。
李佑奏疏中大骂彭阁老道:“大*似忠,大诈似直,大伪似正,类于莽操之流!其存心狡险,专摘人过失以逞其欲,此风不可长,圣母不可不察!但今其人成群结党,赫然如真宰相也,愚众只知有彭阁老而不知有朝廷矣!”
如果说前几天,战斗还只限于科道言官这个范畴内,李佑这发贴,便将战火引到内廷。
值得同情是,他立刻又招致强力反击,十三日便有十名中书舍人联名上疏,要求罢李佑和袁阁老官。
事情愈发热闹,从这十个联名中,李佑又看出,文渊阁大学士徐阁老也参与进来……彭阁老与徐阁老联手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