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们带着方应物进去见太子,少不得繁文缛节,能省事当然最好。何况有东宫讲官方清之引见,确实也不用他们费力气。
当然,如果他们领是天子手诏,那自然不能轻率,肯定要亲自送到太子手里。可这回是天子口谕方应物,他们两个太监只是带路,用不着那严格,将方应物送到这里也说得过去。
目送两位太监离去,方清之奇怪地对儿子问道:“你又有什怪心思?无缘无故为何让他们走?”
方应物摇摇头没有回答,只道:“请父亲大人引路罢!”
方应物当然不是无放矢,让这两个引路太监走人,也是种对天子心意试探。如果天子有什特殊心思,肯定对这两个太监有交代,那他们断然不会走人。
方应物回头望几眼左顺门,又向父亲问道:“不就是陪伴东宫用膳?为何诸位前辈神色如此奇怪?”
方清之对自家儿子自然没什忌讳,将方才议论照实说。方应物轻笑几声道:“难怪,难怪。”
“难怪什?”方清之时没明白,但方应物却不再回答。
太子殿下不过是个十五六岁少年人,上课时候被群讲官围着盯着,稍有失礼不当(比如坐得累后左腿搭上右腿),就要被絮絮叨叨地进谏纠正,但别无他法也只能忍着。
但下课后,谁还想再找这个罪受?太子殿下再把讲官招来起用膳,看似是赐给老师们恩典,但受罪还是他自己。即便换个人,肯定也不愿和讲官们天到晚面对面。
既然他们能毫无芥蒂干脆利落地走掉,说明没有从天子那里领受到密旨,更可以表示天子没有其他特别安排,方应物便可以稍稍放松些。不是方应物想得多,在宫里头每时每刻都要存着心眼。
休憩时间,太子朱祐樘自然不会在前面正殿,方清之便带着方应物向后殿而去。
方应物边走边犯嘀咕,外面圈有侍卫还好,这里面怎连个守路内监都没有?防范如此松懈,难怪百多年后大明宫廷会闹出梃(tǐng,棍棒)击案这种匪夷所思事件……
方应物正胡思乱想,耳边忽然传来喧哗声音,然后看到前面父亲突
再往深里想,太子眼下还住在周太后所居仁寿宫,由周太后亲自抚养。所以太子殿下在白天被讲官看着,到晚上被太后看着,也就午间休憩这点自由时间,还能不想自主点?
闲话不提,却说方应物和父亲边闲谈,边跟随在引路太监后面,向着距离左顺门不远文华殿行去。
在文华殿外面,有当值侍卫把守,闲杂人等是不会放进去。引路太监上前交涉几句,侍卫便放行。
然而方应物却停住脚步,对引路太监道:“劳烦两位公公领路到此,如今有家父同行,下面便由家父将在下引入即可。两位公公还是趁早用膳去,在下这里不需两位公公辛苦。”
两位引路太监对视眼,答道:“既然方大人体贴等,那就领受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