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英国人回国后写文章分析说,这种国民性格,是中国统治者精心塑造结果。因为他们在世界上其他地方也接触过华人,看起来都很正常。在菲律宾群岛、巴达维亚、槟榔屿,“和其他们东印度公司属地”,中国移民“诚实跟他们温顺和勤奋样出色。……在那些地方
国度,这是不能容忍。”
英国人认为,欧洲和中国政治文明有巨大落差。马戛尔尼认为“中国政治制度上没有代议性质机构来帮助、限制或监督皇权”,“在中国政治、伦理和历史文献中找不到任何自由色彩理论,他们认为这种理论最后定导致犯上作乱”。
四
当时欧洲,正流行着股中国热。像今天西化大潮样,当时许多学者号召欧洲向中国取经。
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他家小礼堂中,毕恭毕敬地供奉上孔子画像,他称中国是“举世最优美、最古老、最广大、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国家”。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被称为“狂热中国崇拜者”,他认为中国拥有“人类最高度文化和最发达技术文明”。
今天中国积极向西方学习,与世界接轨。那时欧洲学者们却说,要向中国学习,要与中国接轨。伏尔泰说:“在道德上,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徒弟。”
这种对遥远文明“狂热”,其实是人类文明史上常见现象,所谓“外国月亮比本国圆”。正如同近代以来些中国人“崇洋”样,其本质都是“借他人杯酒浇本国块垒”,目是以他处之长攻本地之短。这种“中国热”在欧洲兴起,其实是启蒙运动中欧洲知识分子借助中国文化中世俗精神,来批判中世纪欧洲神权迷信。这里面有对中国文明独特解读,也掺杂着些“美丽误会”。
然而,英国人对中国造访,迅速打破传教士们在欧洲建造起来中国神话。
使团到达天津后,全体成员乘坐中国官方平底船,沿着运河前往北京。很多中国人在岸边看热闹,看金发碧眼“夷人”。伙看热闹人压翻河中艘小船,许多人掉进河中。巴罗说:“虽然这带有不少船只在行驶,却没有艘船前去救援在河里挣扎人。……劝说们船上人开过去援救也得不到响应。不错,们当时船速是1小时7英里,这居然就成他们不肯停船理由。确信这些不幸家伙中有几个定是丧命。”英国人说,在世界其他国家他们不会看到这种现象,只有中国人之间这样冷漠。
所以乾隆时代到中国这些英国人,对中国人国民性格印象非常深。英国人注意到,在没有*员场合,中国人表情也十分正常。只不过旦有*员出现,中国人神情立刻变:“中国普通老百姓外表非常拘谨,这是他们长期处在铁政权统治之下自然产生出来。在他们私下生活中,他们也是非常活泼愉快,但见官,就马上变成另个人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