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死者过半。”“天下既定,民亡盖藏,自天子不能具醇驷,而将相或乘牛车。”就是说,老百姓没有点存粮,连皇帝马车都配不齐马匹,宰相出门都得坐牛车。
中国历史上最为人艳称盛世当然是“贞观之治”加“开元盛世”。这个盛世背景样是空前惨烈人口损失。在李世民登基前三年,也就是武德七年(624年),隋末大规模战乱方才平息。《隋唐演义》中章章都是惨绝人寰人间悲剧。贞观六年(632年),魏征描绘战乱后遗症时仍说:“今自伊、洛之东,暨乎海、岱,萑莽巨泽,茫茫千里,人烟断绝,鸡犬不闻,道路萧条。”(《贞观政要集校》卷2《直言谏争附》)贞观十年(637年),马周上书时仍然说:“今之户口不及隋之十。”
而清代盛世背景也是持续数十年大屠杀和大破坏。明清易代之际,人口损失至少四千万,其中直接死于清军屠城就高达七百万。据《扬州十日记》所载,仅扬州地,焚尸“约计八十万余”。个更为极端例子是四川人口变化。《清史稿·王骘传》里记载王骘在康熙上疏中说“四川祸变相踵,荒烟百里,臣当年运粮行间,满目创痍。自荡平后,休养生息,然计通省户口,仍不过万八千余丁,不及他省县之众”。赵文林、谢淑君所著《中国人口史》认为真实数字并没有这样极端,有大量逃亡隐匿人口没有被王骘统计出来。他估计说1626年,四川人口为三百五十六万。到三十多年后1661年,人口还剩下九十五万。也就是说,损失四分之三。
极衰之世大破坏,正是盛世出现必要条件。中国传统王朝崩溃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压力,而大战乱则为新王朝解脱人口压力,提供兴起宽阔舞台。正是隋末战争导致人口大量死亡,造成田地大量抛荒,唐王朝才能实行均田制,给每个男丁发放顷田地。战乱导致自然“土改”,同样是汉初“招附流亡”、清初经济迅速发展主要原因之。事实上,在大动荡过去之后,新王朝只要能保证几十年内不发生大政治动乱,那并不需要它提出多高明发展策略,只需无为而治,顺势而行,自然就会收获个丰盈经济自动恢复期。所以说,每次盛世,都是对前阶段大灾难大破坏种反弹、种弥补。
第二,盛世出现,得益于衰世提供经验教训。
前代统治者倒行逆施严重后果,给看够人间悲剧后代统治集团以极大警醒。三大盛世君主们,都非常善于从前人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。
汉王朝建立之后,整个政治高层都在思考强秦何以,bao亡。贞观之治出现,更要感谢隋炀帝这个“反面教员”。与此相似,清初几代帝王,也无不以晚明弊政作为自己施政之镜鉴。明代后期帝王以好货贪利闻名。明朝灭亡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百姓剥削过甚。而清人入关之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