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这部小说动机,要追溯回二〇七年。
当时华山医院赵重波医生打算举办次职工文化讲座,恰好们有个共同朋友,于是辗转邀请到。活动当天,抵达华山医院时间早个小时,赵大夫很热情,说:“带你参观下们院史馆吧。”
对此颇不以为然,个医院院史馆能有什东西?无非就是堆锦旗、奖状,外加几张剪报和老照片罢。赵医生估计早看出不屑,也没说什,呵呵笑,带着去门诊楼旁座西式风格二层小楼前。
要知道,老建筑和古董样,有种类似于包浆气场。第眼看到这座小楼,便感觉到不般,气质雍容,造型厚重,绝非仿古新建筑可比。里面砖瓦,似乎都藏着无数故事。
果不其然,赵大夫在旁边淡淡地道:“这座楼叫哈佛楼,是华山医院最早门诊建筑,也不算太古老,九〇年建成。”脑袋里炸,连忙拱手:“失敬,失敬……”
哈佛楼里展厅不算太大,里面摆放也不是什奇珍异宝,大部分是红十字会与华山医院历史文献、照片和少数文物等,内容也仅限于本院活动。如果你不熟悉历史,大概会看得索然无味。但倘若参观者对中国近现代史有所解,便会发现,这些展示物几乎每件都能勾连到中国近现代史上大事件、大人物,串联成条隐线,与波澜壮阔大时代如影随形。
作为个创作者,尤其是个历史小说创作者,感觉到,这绝对是个上好题材。想想看,从家医院或个医生视角,去审视那个时代,这是件多令人兴奋事。
讲座结束后,回到酒店,把拍下来照片存进电脑,检视。逐渐冷静下来之后,发现这个题材创作难度远超想象。创作者不光要熟知近现代史,还必须熟知上海城市发展史,以及附着其上文化、科技、思想、政治、军事、交通、教育、饮食……更关键,这是个医疗题材,所以创作者还必须精通医学。以当时知识储备来说,实在无法完成,于是只好遗憾地把照片存档,留待日后再说。
不过这个人脾气有点倔,越不许做什,就会越惦记。在接下来几年里,这个题材时不时会浮现在心头,轻轻地诱惑下,撩拨得内心炽热难忍。每次出差去上海,还会去哈佛楼转圈,顺便约华山医院几个医生聊天,而且开始有意无意地购买相关书籍,甚至养成每天读几份老《申报》习惯。
等到回过神来时,发现与民国医学相关书籍堆满个大书架,从清末出版《药学大全》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《赤脚医生手册》和《农村常见病防治》;从余新忠先生《清以来疾病、医疗和卫生》到马金生《发现医病纠纷:民国医讼凸显社会文化史研究》;从《吴淞卫生示范区档案》到《红十字会历年征信录》……忽然意识到,人内心渴望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