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《爱君如梦》,披着歌舞元素外皮,骨子里仍是部体现所谓香港梦励志电影。夹杂着不好笑桥段,以及流水线生产出爽点和尿点。
它票房或许出色,可绝不是部好戏。
当然,这些跟褚青无关。
他从不在电影中寻找意义,他追求只是角色容量与价值,或者,只是单纯地喜欢去做。
《爱君如梦》,有新鲜舞蹈,有芳华梅姑,有华仔人情,有满意片酬。
枕头斜在床头上,舒舒服服地靠,继续琢磨剧本。
老钟滴滴答答地走着,屋内安静,只伴着轻微沙沙声。晕黄灯光,合着窗外月亮,交融成种色彩模糊涂层。
不知看多久,直觉得眼睛酸痛,褚青才抬头缓缓精神。
他打个呵欠,蛋疼地呆坐片刻,又瞄瞄贴在对面墙上海报,心中颇为古怪。因为他发现,《爱君如梦》和《少林足球》两部片子,本质上,其实并无太大区别。
都是底层小人物,通过自己勤奋、勇气、创意、决心,最终获得成功。
所以很简单,他喜欢拍这部戏。
这样故事,全世界有个统称呼:在美国叫美国梦,在英国叫英国梦,在香港叫香港梦,在中国,叫……好吧,们跳过。
在香港人意识形态里,他们往往喜欢把姿态放到最低,然后塑造出个自强乐观、奋发积极形象。
但是,这又跟它现实中,伪西方伪传统社会状态相悖。因此,无论电影还是小说,他们力图呈现此种精神鸦片,总会不自觉地癫狂过火,矫情且矛盾。
唯纯真靠谱点,大概就是麦兜。
《少林足球》不必细说,它有对周星驰大把情怀在里面,以至于无法客观评价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