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举用兵,针对性很强,就是防备着淮东从海路干扰他们围打阳信——燕胡这次是势在必得,在阳信所投入兵力超乎想象。实际上,除非淮东能得朝廷授权指挥河淮诸镇兵马,不然仅靠淮东家抽两三万精兵北上,根本没有能力去解阳信之围。”
高宗庭指着桌上地图跟楚铮说道:“袁立山已降燕胡,封归义侯,原蓟镇降军几乎都编到他旗下,仅袁立山所部新附军就高达六万众。们之前考虑过燕胡会用袁立山为主将,对阳信用兵,没想到燕胡同时又将陈芝虎从沁阳东调,参与战事——们估计燕胡最终在东线集结南下兵力极可能会超过十五万。”
“燕胡此战会投入这多兵力!”楚铮倒吸口凉气,直觉得背脊阵阵发麻。
燕胡正式组建新附军要追溯到崇观九年那次寇边,最早由燕南、山东等地降附军仓促编成。当时所编新附军如乌合之众,在阳信城下就遭到江东左军沉重打击,实际战力很烂。
燕胡并不因为阳信之败而轻视新附军,恰在阳信战之后,新附军规模大增,接连参加围攻大同、津海等战事,战斗力得到提高。
虽说北地形势最终如山崩地裂似崩溃,但这个跟朝廷瞎指挥有直接关系,就当时情形,朝野上下能战兵马主要还是集中边军里。大同、宣府等军,都是坚守到粮尽才被迫投降。燕胡新附军最终从投降三镇边军吸收大量将领跟兵员,战力更是脱胎换骨,不能同日而语。
河淮四镇总兵力也就十五六万人,还分散在长达近两千里河淮防线上,很难想象燕胡十五万兵马从东线起涌入是怎情形。
“年初时燕胡大肆入寇青州、登州,只是前哨战而已。”林缚说道:“其意义在于破坏援军从胶莱河进入青州河道、陆路以及摧毁青州所能提供补给能力。燕胡在东线聚结兵马总数,足以让燕胡在围困阳信同时,分兵先夺临淄、青州。届时,梁家战则不利,不战则整个侧翼都,bao露在燕胡兵锋之下——最坏后果就是整个河淮防线很可能经此战就彻底崩溃掉!”
楚铮也知军略,初时只是身在其中,看不到大凶险,这时候听林缚、高宗庭分析局势,吓出身冷汗。
“要是梁家开始能果断与青州联兵拒敌,还能趁其立足不稳,将其击退。然而梁家此时只顾着加强自家地盘,河淮四镇彼此间又互相猜忌——如此恶形,若能幸免,或许仅有十分之机会。淮东对此局面也是束手无策。”林缚指着地图说道:“但与高先生研究形势,认为虏兵在围实阳信之后,会分兵先夺临淄,梁家在济南、平原两府兵力,定会给吸到东面来。在攻陷阳信或击溃梁家兵马之前,燕胡分兵先夺临淄兵马,并没有从容清除周边城寨宽裕时间,青州军未给围困残余兵力仍有最后线逃脱进沂山、昆俞山机会。河淮此时危局换谁都不能力挽狂澜,但们最终还是要齐心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