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算父母健在,祖父母万有亡故,也得体孝顺不是?七大姑八大姨有个没,考虑小时候人家还给过糖吃,伤心过甚,自愿守制,弘扬大明孝治精神文明,国子监你好意思学圣上夺情吗?
就算是在国子监上学学生,也可以装病,装病不行就花钱请人冒名顶替,没钱就干脆逃跑。最终留下来等着应役,都是必须靠每月发放廪米过活赤贫书生。
国子监能说什?只能含泪去想别办法。
可也没别什办法。
弘治七年(1494年),南京国子监请求北京国子监支援,调些南方籍贯学生到南京。北京国子监反应很冷淡,你倒霉关屁事啊?最后好说歹说,北雍挑几个歪瓜裂枣送过去,虚应下而已。
北京学生千里迢迢南下吧?还得南京国子监出人,这就有点入不敷出。
更麻烦是,在永乐之后,明代科举制度日渐成熟,成为*员来源主要渠道,从国子监选走*员越来越少,监生地位落千丈。监生们别说得不到好官职,甚至连“历事”都很难获得机会,只能年复年地滞留在国子监里,看不到未来。
宣德年间,国子监淹滞人数将近五千人,年纪最大甚至超过五十岁——距离永乐北迁这才多少年?
驳查条件恶劣如既往,大环境和政治待遇却每况愈下。最直接结果,就是监生参与积极性大幅下降。
洪武、永乐以及后面洪、宣两代,驳查监生基本能保持千两百名。在此之后,监生数量路骤减。正统七年(1442年),降到八百名。景泰二年(1451年),降至六百零八名。到成化十年(1475年),南京户部上书抱怨,说他们征招八百名监生查理黄册,过湖居然只有两百余名,其他全跑光。
南雍看北雍靠不住,又想个辙,动员举监生。
明代国子监学生分成官、民两种。官生是*员子弟,叫荫生;民生则分成贡监生、例监生、举监生几种。贡生是各地选送来优秀学生,例生是自费入校学生,举监生则指那些通
这可奇怪。国子监管束那严格,上课迟到都得挨板子,监生们怎逃呢?
千万不要低估人类逃避劳动主观能动性。
南京国子监为节约成本,少发点廪米,曾经想出个奇葩政策,叫“依亲读书”,让学生们回自己家去读书,学业时间照算——可以理解为函授课程。
监生们脑子转得快,算算快到驳查之年,纷纷提出申请,主动回乡依亲读书。等到国子监要调人过湖驳查时候,傻眼,兔崽子们全回去“依亲”,还得个个往回拽。
放出去容易,拽回来就难。监生们赖在家里,什理由皆有,什生病啊,奉亲啊,迁葬啊,送幼子啊,这里面最好借口,就是至亲病故。大明以孝治天下,赶上父母亡故,以首辅之尊都得丁忧归乡,守制三年,们这些穷学生更得遵从礼法对不对?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