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武初年,各地直隶、府、州、县并十三布政使司,共送来五万三千三百九十三本,包括民、军、灶、匠等诸类户籍,天下虚实尽在此。
这多本档案,该放哪儿呢?
这个数字看着吓人,归拢到起却不会占多少地方。明代中期有个藏书家范钦,在家里建起座“天阁”,能装七万多本书。堂堂大明,在京城建个存放黄册小阁楼,算得什?
可是账不能这算。
这五万三千本书,只是洪武十四年黄册正册总数。黄册每十年就要重新攒造次,随着经济发展,每期数量只会越来越多。比如弘治十五年(1502年),各地上缴黄册,已经增加到六万七千四百六十八本。
天下第档案库
让们把日晷拨回到洪武十四年。
朱元璋在各地编造黄册时,特别规定存档方式:“册成,为四本,以进户部,其三则布政司、府、县各留其焉。”
就是说,每级官府在制作黄册时,都要做两份,份上缴,份自己留着。层层传递上去,最终每本黄册,都会形成四本模样档案。其中进呈户部,叫作正册,要用黄纸当封面;剩下三本分别存在布政司、府和县三级官府,叫作底册,要用青纸当封面,以示区别(对封面颜色做出规定,其实是洪武二十四年才出台规定)。
各地官府按照朱元璋要求,紧锣密鼓地攒造黄册,然后级级汇总,里交县,县汇到府,府再统交割给布政司。最后布政司把辖区内所有正册打包装车,运往京城——洪武年间,首都正在昔日金陵城。
黄册旧档不会销毁,新档源源不断地进来。每十年就会新增六七万册,这日积月累下去,将是个非常可怕数字。
再者说,黄册属于z.府机密,旦遗失或被人篡改,就会引发无穷麻烦。它收藏地点,定得杜绝闲杂人等乱入。
更头疼是,档案都是纸本,这多易燃品堆在起,来个火星,劈个闪电,就能烧成连营之势,太危险;就算没有火灾,常年虫蛀鼠啮、水浸潮沤,对档案也是毁灭性打击。
因此对朝廷来说,黄册收藏地点,必须足够大、足够近、足够安全,还得便于管理。在京城这寸土寸金地方,要隔离出这大片地方,有点难度。
朱元璋思来想去,把目光缓缓
几十条长龙似车队,从四面八方向京城驰来,鱼贯驶入正阳门。正阳门位于京城南边,是国门所在,孝陵大祀牲牢、国学二丁祭品、户部粮长勘合皆从此而入。你看,大车上那层层叠叠黄册簿子,像极块块夯实大明基础砖块。
这些黄册运至京城后,户部会先把它们铺在祭天祭坛下面,郑重其事地进行荐天之礼,然后将其收藏起来。
这个盛景,岂不是象征着万川归海、中央权威无远弗届吗?
看到此情此景,朱元璋很是心满意足。可没过多久,他便意识到个麻烦。
问题正出在“收藏”二字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