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更简单。汴河是自西京洛口分水,从西南方向西水门进入城区,过旧郑门、州桥,最后从东水门流出,继续向东而去。它横穿整个宋代京城,等于是御用之河,尊称为上河。”
闭上眼睛消化阵,复又问道:“姑且认为你说是对,‘清明’与‘上河’二字可以这解释,但跟残本有什关系?”
“关系非常大。”戴海燕声音直保持着平淡,但却不容置疑。“你看这卷子左边。”
这是《清明上河图》结尾部分,这里画是个十字路口,行人车马簇拥其中,四角店铺里也都热闹非凡。再往左点点,景物戛然而止,变成空白处,全是历代收藏者题跋和印章。
“你不觉得,张择端选择截在这里,显得很突兀?左侧边缘处街道只画半,就连店前树木,都只画半个树冠。这根本不像是画完,更像是被截取走段。”
蹊径,从这个匪夷所思角度提出疑问。
戴海燕没容思考,又指向画面上第三处。这是画卷中座大拱桥,这桥叫作虹桥,没有桥墩,桥身圆拱如彩虹,是汴梁城外横跨汴河座木结构桥。桥上熙熙攘攘,人车拥挤,桥两侧都是商贩,十分热闹。
“看到没有?那几个小摊贩案上摆是什?”她问。
“切开半西瓜。”回答。
“你说宋朝有没有大棚温室?能不能在清明节吃到西瓜?”戴海燕目光锐利无比。
“不过这个只是猜测而已吧?”胆怯地问道,生怕自己问题又很蠢。
戴海燕看眼:“你要证据是吧?张择端画是汴京东南城角,以汴河为线索,绘出汴京城郊到城内沿岸景物。他为是表现盛世清明之景,那汴京有个至关重要地标,是绝对不应该遗漏。”
“什?开封府?大相国寺?”对宋代历史不熟,只知道这些评书里耳熟能详地名。
“金明池。”戴海燕指头点在《清明上河图》左侧空白处。
金明池知道,那是个周长九里三十步,是个方形水池,位置恰好在汴梁西南角西水门外,汴河南岸。这个地方,可以演练皇家水军,每年三月
彻底没话说。这个分析思路,真是匪夷所思。先前也说,书画鉴定最难地方,在于艺术没有定之规,大家从用墨、运笔、上色等方面去评论,棵树你说画得呆板,说画得飘逸,没法判断对错,只能比资历。而戴海燕这里列举出质疑,全是非艺术性客观事实,实打实证据。
看来戴海燕果然从戴熙那得到不少资料,这种考证手法真是让大开眼界。
“那您说,清明到底是什意思?”放弃辩解。
“画上不是春景,而是秋景。而‘清明’二字,就是盛世清明之意,是张择端为吹捧宋徽宗统治而起名字。现在不也样?人民安居乐业,歌舞升平,等等等等,都是套话罢。”
“那上河呢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