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只是聪明。”李谨言摇头,派去美国情报人员会定期将这些学子情况发回国内,李谨言比其任何人都清楚,这些年轻人在留学期间是如何刻苦。除非必要,他们愿意将所有时间都花在课业上和图书馆里,他们每个人记录下笔记都能装满箱子,即便之前因为各种原因,对他们抱有“成见”教授,也必须承认,这些华夏学生对知识渴求永远不会枯竭。
“这些年轻人就像是永远都吸不饱水海绵。”
首批赴美百名学子,完成学业后全部归国,即便受到挽留,对方提出相当优渥条件和待遇,也没有个人选择留下。
“教授,感谢您教导、”名专攻物理学生,在面对教授挽留时这样说道:“学习,不知疲倦学习,为并不是自己。国家需要,需要学到知识,必须回去!”
百个人,却说出同个答案。
最先搜罗永远是对方士兵身上急救包。
虽然德国已经开始大量生产磺胺,英国也从不久前抵达大不列颠“马尔科夫”手里买到相关资料,但他们生产能力永远赶不上战场上损耗速度。
尤其是在1916年,几乎每场战斗死伤都是以万为计算占位,这让李谨言永远不必担心他商品会没有市场。
可惜是,条件所限,青霉素生产仍无法量化,即便是天才如丁肇,也不免露出挫败表情。
乔乐山安慰他:“人总有遇到挫折时候。”
“在这里两年,恨不能天有四十八个小时,让能读到更多书,学到更多知识,是什在支撑?是国家,是教识字,教识理长辈告诉每句话。饮水思源,不能忘本。是华夏人,要回祖国。”
两年前,他们在青岛和上海登上轮船,怀揣梦想远渡重洋,两年后,他们再次登上轮船,满载而归。
当他们乘坐轮船抵达港口,当他们双脚踏上熟悉土地,当他们看到看到鬓生华发,却仍亲自来接他们师长和亲人,少年们再次深深鞠躬,挺直背脊,昔日远行少年们已经长成,他们在碧海蓝天下发下誓言犹在耳际,而今,他们对师长说出话却只有句:“先生,们回来!”
李谨言没有亲眼看到
丁肇领情,为排解郁闷,跑到实验室里把光气给合成出来,这让事后得知李谨言相当无语。
该说这些天才性格凡人无法解,还是说天才心思你永远别猜?
郁气被成功排解,丁肇继续投身实验,看起来这位仁兄是打算和青霉素死磕,不达目誓不罢休。
值得提是,之前从美国归来留学生里,有三人也加入乔乐山实验室。目前还只是负责简单工作,可从乔乐山反馈来看,这三个年轻人都相当不错。
“很惊讶,”乔乐山华夏语还有些怪声怪调,沟通起来却不成问题,“只有两年时间,他们就能学到这多,他们相当聪明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