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可惜,他们今日面对敌人是不是赵兵,而是秦卒。
面对秦人那看上去乱七八糟冲锋,
这是首视死如归诗,也是曲不屈不挠歌,歌罢,秦人发动冲锋……
然而这曲豪迈秦歌,在远远观战邮成等赵氏骑兵和羽林侍卫听来,除嗓门大点以外,并没有什卵用……
……
“秦人到底会不会打仗啊……”邮成踩着马镫,踮起脚望着两军接阵。
赵无恤派他们过来目,当然不是支援魏氏,而是为就近观察秦魏战斗。
虽然同为殷商顽臣之后,但秦祖先比赵氏还混差,赵造父已经得到封地成为大夫宠臣,秦却还在做周室戍卒和牧马人。
直到周宣王即位后,以秦仲为大夫,命令他讨伐西戎。秦仲死于与西戎交战中,周宣王乃召其子秦庄公昆弟五人,将七千青壮交还给他们,让他们继续伐戎,五兄弟不知战死战陨几人后,终于将西戎驱逐百里,得到犬丘,并得到“西垂大夫”封号!
这就是秦起源,充满血与火起源。
冥冥中,秦军统帅子蒲知道,数百年前,秦仲、秦庄公,还有秦襄公、秦文公,肯定也曾带着他将士,高唱着慷慨悲壮秦歌,为让秦人从戎狄杂处河渭平原上杀出片天地,而毅然朝属于他们战场迈步。
今日河西战场上,也有三万秦人,他们是脸朝黄土背朝天农民、猎户,家里都不富裕,父子无别,家老小几人挤在间屋子里,所以东方诸侯鄙夷地说他们:“与戎狄同俗”,而且私斗之风盛行,每年流血事件数都数不过来。
“在战场上,知己知彼,方能百战不殆,身临其境,用汝等眼睛去看,用耳朵去听,用脑子去想,把战役过程,敌人战术战法,优点缺点,都给记下来!”
邮成和这批羽林侍卫,是赵无恤重点培养基层军官,无论是受教育程度,还是对军旅熟悉,都不是半路出家武夫能比。
当然,赵无恤也没说明魏、秦两方究竟谁才是“敌人”,所以邮成等人便东面看会,西边看会,在交战之前,他们得出结论是:魏氏和秦人,胜负当在七三。
因为魏氏战法和赵氏太像,尤其是魏氏中军,是数千被称为“魏武卒”重装甲士,虽然在邮成看来,只是赵武卒粗劣模仿,但其装备大概达到赵氏在汶水战前水平。
魏军已经早早摆好块块方阵,与赵氏大方阵不同,他们沿用魏献子五阵,不够坚韧,却更灵活些。但在邮成看来,若赵魏交战于平原,这种纵深较薄“五阵”肯定会被赵氏长矛坚盾碾成碎片。
但也正是这些沾染野蛮秦人,拿起武器后,就变成不死不休锐士!
当初周天子命令兄弟五人讨伐西戎那首歌,至今传唱。
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……”
子蒲起个头,三万人用干涩秦腔齐声同唱:
“王于兴师,修戈矛,与子同仇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