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县推行,既集权又分权,弊端小,效率高。董安于也是年近七旬人,对权力并不迷恋,只希望能将欣欣向荣晋阳好好交到新主君手里,然后就能回赵无恤赠予他河北养邑安然告老,弄子饴孙,等到死后在赵武子面前问心无愧就行。
于是他欣然应允,几天后上任为第任“太原郡守”,由于董安于威望,太原十二县,无人不服此政!
不过赵无恤特地来到晋阳,为可不止是这件事。
“武子逝世前,曾对留下遗言。”
听这话,董安于顿时面色凝重起来,毕竟事关先君遗言,定是很重要事,才会让弥留之际人念念不忘。
,颇有些垂垂老矣。
不过听赵无恤提及对晋阳地区规划时,董安于眯着眼睛顿时亮起来。
“太原郡?”
秦、楚、晋很早就设置县,郡设置则要较县为晚,但至迟到晋惠公时已经产生。这时期县与郡之间并无相统属关系,但郡地位确要比县低,所以赵鞅在激励士卒时才说“上大夫受县,下大夫受郡”。
然而随着六卿兼并,领地连成片,赵氏统辖县逐渐增多,比如太原、吕梁地区足足有十二个,更由于其处于边境,有时候面临戎狄入侵,需要统合各县力量,进行抵抗和反击。
赵无恤眼中满是回忆:“父说,吾藏宝符於晋北恒山之上,待晋国平定之后,汝可登夏屋之山而望,寻此宝符!”
……
所谓太原,其实就是广阔原野之意,这是晋国人第次北上进入这片盆地,大败无终及赤狄别族咎如时起,就取下名字。
如今赵无恤亲眼所见,这才领会到古人诚不欺,果然是太原漫漫,望无涯。
今年冬天来比较早,冒着细雪,董安于亲自带着赵无恤北行,
所以在县之上,需要建立起更高级管理机构,于是赵无恤就打算延续历史上既定进程,推行郡、县两级制地方管理体系:反正再过几十年,魏国西河郡,楚国宛郡便会相继产生,这次,就让赵氏专美于前吧!
赵无恤对董安于解释郡县运作方式:“郡长官名为太守,有统民守土之权,对上承受邺城之令,对下督责所属各县。其下有郡都尉,有征兵领军之权,在郡中和太守并重,有时可代太守行事。又有郡大理,掌司法,监御史掌监察职责,等等……”
他摊手,笑道:“其实和董子现在做事情也差不多,只是将其制度化,先在晋阳推行,若行之有效,再推广到邺、邯郸、长子、河内,甚至是鲁国去,董子觉得如何?”
董安于摸着白胡子细细琢磨,这郡制推行后,使各县权力层层集归郡,就可以防止因各县大夫、县令各行其是而导致力量分散,捏成个拳头,用来对付周边戎狄邦国,再合适不过。
而且太守、都尉、大理、监御史这些名词新颖,实则却是将原本他“晋阳大夫”统御太原各县权力分散开,有利于邺城遥控这里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