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倒是鲁国,在赵无恤治理下,竟隐隐有中兴之态!
最初他们也没太担心,直到赵无恤被鲁侯任命他为“征夷大将军”提出“复周公、伯禽之业,尊王攘夷”口号。他派冉求攻克颛臾,堕毁城邑,将那些夷人统统降为氓隶,拉去力田或是挖掘沟渠,编制甲衣,泗上诸侯这才惊恐起来。
毕竟他们多为夷人邦国残孑,万赵无恤将征夷大旗南指,列国就得吃不兜着走!
于是他们在邾国牵头下,纷纷派出使者,打算朝拜鲁国大将军赵无恤。诸国希望通过贿赂和示好,向赵无恤说明自己已用夏礼、周礼,早已不是蛮夷之邦,请勿伐之!
相当于鲁国三县之地,可以暂避时,不如去海边纪障城!”
孔子无奈地说道:“可也,赵氏野心不局限于国内,还包括九夷之地、泗上诸侯,看来若想逃避他统治,只能乘桴浮于海。”
……
孔丘最终选择去东边莒国,而位于泗水流域小国们如孔门弟子所料,确被赵兵旬日破颛臾震撼得瑟瑟发抖。
在传说中,周初分封八百诸侯,其实远不及此数,包括姬姓和异姓在内,不过七十国,加上从上古之时便存在部落、酋邦,也不过百四十余诸侯,它们遍布九州。到春秋之世,没天子庇护,这些小邦陆续灭亡,被大国兼并:楚灭国四十余,开地两千里;晋并国二十余,齐并国三十五,秦国也兼国十二,开地千里。
到赵无恤所在春秋季世,天下只剩下二三十个邦国,大国争霸让小邦们失去生存空间,只剩下鲁宋间泗水流域因为特殊原因,残余小国扎堆,被称为“泗上十二诸侯”。
十二是泛指,其实根本不及此数,不过是莒国、邾国、小邾国、邳国、郯国、滕国、薛国这几个小邦。最大莒、邾仅相当于鲁国两三个县大小,最小邳国仅仅是个千户小邑,其余几国也不过万余人,别说是楚、吴、齐等大国,连宋、鲁在他们看来都是强邻。
所以薛国直是宋附庸,它又和滕起向“周公之邦”鲁国交纳贡赋,保持着三年朝。邾和小邾两国也对鲁人礼数有加,直到三桓各自为政,鲁国越来越不堪,这些小邦对鲁敬畏便慢慢消失。他们依附于晋、齐,公然挑衅起鲁国权威来,滕国想要脱离鲁控制,邾国甚至跃跃欲试想要恢复被鲁国侵夺疆域。
不过赵无恤成为执政后,系列举动却让这些小邦再也不敢小觑鲁国。
他们靠山已经不在,齐国被赵氏击败,争霸念想成笑话,齐侯手再也无法越过泰山伸到泗上来。而晋国也因为内部六卿各自为政,对遥远东方漠不关心,任由宋、鲁帮他统辖。楚国遭到吴国致命击,短时间内无法返回淮泗,至于吴国?那个被和禽兽样德行野蛮国度无法让泗上诸侯们产生安全感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