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这是痴人说梦,他连鲁国政权都尚未掌握,更何况天下几十个邦国,商贾和卿大夫们都是机灵鬼,谁比谁傻?还会用大量货物来换取你小分量大面额铜币?当年周景王大面额“大泉当千”货币发行失败前车之覆犹在眼前,连天子都做不到事情,赵无恤凭什能轻松做到?
在铸币口碑打响前,在能够控
不过无恤心里也在痒痒,黑铁时代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,什时候自己才能拥有座大铜山啊!
……
比例问题解决,凫氏拿着计侨开给他单子,兴冲冲地跑去府库领取已经冶炼成锭铜、锡、铅,配置金液。而段氏则继续围着赵无恤,汇报自己打算如何铸造。
各国钱形不同,其铸钱工艺也不相同,但大抵不脱离陶范铸法,和石范铸法两种。
“小人两者兼会,当然,是之前制作礼器时学,但万变不离其宗旨,不知铸造出钱币需要多重?”
管子时代起,便自始至终在文字、器形大小、风格上基本保持不变,合金为铜5成,铅4成半,锡半成。”
比起晋国尖首布而言稍微良心那丁点,但其稳定性和齐国强大经济能力,导致刀币成为北方主币。
以齐国都城临淄为中心,刀币辐射四面八方。现在在齐国、燕国、莒国、鲁国、曹国、鲜虞、晋国太行以东等地流行,这片广大地域可以称之为“刀币区”。
赵无恤想要做,便是首先让西鲁,然后是曹、鲁退出刀币区。
于是他在征求工匠们意见后,敲定最终比例:“吾等竞争对手主要是齐人,铜五成半,铅4成,锡半成便可。”
赵无恤思索下,想起秦国半两钱,但随即又想起晋国大布被轻布淘汰惨重悲剧,于是决定,还是步到位算。
“要铸两种,大钱两,小钱五铢。”
所谓两,其实是二十四铢,铢为二十四分之周两,也就是后世0.65克。所以两大概是后世16克左右,仅仅比晋国尖足布重点,勉强能和重达二两齐刀竞争,五铢则是4左右,作为小面额货币流通……
无恤现在也保不准哪种更适用,先都造出来放到市肆上试究竟在说!
他当然想像后世铸币样,直接标明价值,什1分,5分,1角,1圆之类,官府定多少就是多少,铸造枚价值千斤,其实只有几铢货币换取块黄金,那该多爽啊!
西鲁也缺铜,经不起挥霍啊,反正赵无恤觉得自己发行钱币,其竞争力还是在形制和大小、面额上打主意。
末,赵无恤又多口问句:“对,楚国蚁鼻钱呢?”
“铜7、铅2、锡1……”
赵无恤硬生生被噎住,楚国虽然遭到吴国重创,但国力依然昌盛,境内富产铜锡,所以铸币不仅选料上乘,成色较好,而且铸工讲究。
他心里嘀咕道:“资源大国就是够底气,够嚣张,咱这种二十万人不到小家小户可比不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