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尉阳话却没说完,他摇头道:“正因如此,才不能派出全部兵力,救援衡山……”
安圃愕然:“为何?”
尉阳不但受过良好教育,更在军旅之中有五六年历练,在胶东时,打过沧海君,在岭南时,配合韩信打消灭骆越最后战,更发动楼船之士兵变,跨越千里袭击会稽,入淮泗,横大江。
对用兵之道,至少是“见过猪跑”程度。
他说道:“兵法云,欲战,敌虽高垒深沟,不得不与战者,攻其所必救也,项籍虽,bao虐,但也确实是用兵高手,但若吾等当真全力西援,恐怕会中项籍之计。”
错,项籍是困于淮南少粮,欲移兵就食于衡山、南郡,这进军路线,过大别南麓而西,是欲破柏举,重复吴师入郢之事也。”
作为黑夫南郡旧部二代子弟佼佼者,尉阳在黑夫照顾下,受过良好教育,读些兵法史书,柏举之战是孙武得意之作,他自是十分熟络。
吴军对楚作战,历来采取争取淮上,沿淮西进攻楚国北部地区战略,孙武却把它改为经过柏举直趋江汉地区战略,将舟船和重装备,停于淮汭;主力军经过唐、蔡两国支援,直趋江汉地区,威胁郢都。
“柏举战,吴军以少胜多,将楚军从大别追到小别,死伤无数,遂渡汉入郢,差点灭楚国。”
而吴人在郢都做事,至今南郡仍有流传,辟如大肆烧杀劫掠,*楚王后宫,甚至还有伍子胥将楚平王坟墓掘鞭尸故事……
“昔日柏举之战,楚令尹囊瓦率兵东进,与吴军夹汉水相峙。左司马沈尹戎以为,吴人远来,不能持久,不必急着决战,而让他带着申息之师向敌后迂回。囊瓦沿汉水与吴军周旋,沈尹戎突袭淮汭,毁坏吴军舟船,还塞大隧、直辕、冥阨三关,如此断其粮道,两面夹击,必能大胜!”
“然囊瓦嫉贤妒能,又仗着楚军势众,竟渡汉而东,结果为吴军所诱,在柏举大败,局势便糜烂。”
“料那项籍西进,面是为掠衡山之粮,报复去年淮南之役,二来也因不得渡江东,欲诱西援,在江西决战,若军败,不但保不住衡山郡,连江东也会动荡。”
对项籍,要采取避战之策,这是尉阳从去年战争里学到东西,他不觉得安圃等人能与此人临阵叫板。
尉阳道:“项籍军不过两万人,南郡、衡山兵虽不多,但也远超此数,
安圃颔首:“不错,若使项籍入于南郡,他必会大肆报复,使邾城、江陵化作丘墟。”
在黑夫有意宣扬下,项籍这个名儿,已经跟“吃人魔王”“屠城狂魔”联系在起。
“已在当地募得丹阳兵数千,可为前锋,救衡山之危!”
安圃上次大败后,倒也痛定思痛,知耻后勇,回来后立刻补充军源,力图雪耻。
这丹阳地区百年来楚越杂糅,山险地贫,民多果劲,俗好武习战,高尚气力,其升山赴险,抵突丛棘,若鱼之走渊,猿狖之腾木也,光着脚也能在山林里健步如飞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