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才是猎人,黑夫不过是条猎犬。
“现在,轮到做猎人,指挥群犬狩猎。”
“而且,自在南郡举兵后才发觉。”
“头顶上无人冲你指手画脚,想做事情能推行感觉。“
真是太舒服!
至于能搞成什样,是亡于蛮夷之手还是壮大向外扩张,就各看本事喽。
而这三位公子,只是黑夫计划中第批试验品。
始皇帝在时舍不得让儿子去填边境,黑夫舍得啊!
将闾、将臣、将夜,三人福建个,广东个,广西个,都扔在热带雨林边上,某座南征军撤离后空虚小邑里。
他们要忍受炎热气候,肆虐疾病,与越人打交道,以后还会被边侯领地包围,就算不生病死掉,被越人攻杀,也足够世世代代陷在那,永远回不来。
决心已下,不论何地,都要推行与中央模样制度,结果秦制在关东有些水土不服,放到边疆,更显得繁杂而无用……
“现在豫章、长沙倒是是渐渐富庶,比过去稍好。但岭南之地,仍是片荒蛮,象郡、闽中等,不过是空置,为始皇帝凑齐他喜欢6整数而已,其实只治二城,仅相当于个县。”
“两年来,靠岭南谪戍迁民打回中原,承诺带他们归乡,将彼辈批批往北方调。眼下岭南只剩下不到十万军民,由共敖镇守,除番禺、桂林等大城,其余小县多数放弃,空置其地,越人又慢慢回到各地,再这样下去,这场仗,就白打……”
政治是需要理想,但也要顾及现实,中原人口太少,始皇帝时有三千万,现在已不足那数。强制性移民已宣告失败,未来再度统后,帝国需要眼睛向内,料理好肺腑之疾,先将诸夏完全统,才能往外扩张。
这也意味着,黑夫有生之年,基本不可能再向岭南进行大规模移民……
他干嘛还要
于是问题又绕回来:
“三公子皆去,那谁可为皇帝呢?”
“总不会是子婴罢?“叶子衿开玩笑道。
“子婴绝无机会。”黑夫对此人还是十分警惕:
“曾被始皇帝压十多年,虽然偶尔能听谏言,但大多数时候,仍是计不听言不用,得按着他喜好来。”
“与其让空置土地便宜蛮越土司们,倒不如封给功臣们,广树边侯,各领县,仿照周朝时,以夏君治夷民故事,最终以夏变夷。”
哪怕花百年,两百年,都比历史上更快。
九州之内推行郡县与大统,九州之外岭南、海东、西域,朝廷难以辐射,又不忍弃之,便进行小规模分封,以此节省行政成本,这便是当年黑夫提出“国两制”。
“功臣们可愿意?”叶子衿担心这点。
黑夫却不但忧:“九州之内,彻侯亦只是虚封,但若愿为边侯,那可是实封。自己封地,自己做主,还不需向朝廷纳租税,少量贡品即可。等打完仗,计较功劳,口气封他几十上百个侯,这里边,总有人愿意去……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