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小陶和周昌需要派兵维持这里秩序,不但要守住城池及各们,还需要维系市场,让蜀地人安心,尽快从政权交接动荡里恢复,源源不断为关中输血……
和过去百年间,蜀郡做事样。
除城邑市场,那些蜀郡重要资源点,也得分兵控制。
周昌仍是写字交流:
“巴郡兵浮江而来,江阳(泸州县)至资中(资阳县),两岸蔗田工坊皆安然无恙。
之所以叫江桥门,是因为出南门,在其西边、南边,便是成都最重要两条河,郫江与检江(府河、南河),河上有七座横跨江水木桥,方便商贾行人出入城邑市肆。
“大父为郡守时,穿二江成都之中,筑七桥以为便,又因城内之市太小,挤占里闾,遂将集市迁至两江之中空地,是为新市。”
这新市位于当时成都近郊,以“二江”为界,桥为门、喉,便于控制管理,也方便货物从水路往来。每天按鼓声,按时开市与闭市
“故曰,两江珥其市。”
这就是这时代,成都格局,“城”像人之头部,而“市”像只珥饰,安放在城外南边紧临“二江”之间。
艾”这成语。
人口吃便如此,两个口吃碰起,那是怎样场景,恐怕会两人起脸红脖子粗,憋半天都聊不完句话吧?
这便有写字交流幕,小陶好学,听黑夫劝他们“余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”告诫,十年时间,竟从不识字文盲变得下笔如飞。
只是出于习惯,小陶连写在纸张话,也多以3,4,3这样断句为主……
周昌稍慢些,但毕竟早年是做过泗水郡卒史,字也不错。
李灵自己做官时,又奉常頞之命,凿石犀溪穿过两江,以连接检江以南锦官城、车官城两座官营工坊,让新市成梁州地区最大贸易中心。
本地农夫们通过市场卖出大量余粮,换回自己需要铁具、食盐等。商贾则以糖、盐等物,从蜀西氐羌部落处,换回大量牲畜和皮革,笮马、旄牛,销售到成都。南方西南夷帅长们则在战争和攻杀中为成都提供另种货物:奴隶!
天下商贾也云集于此,将蜀地特产运往外部,五大拳头产品是蜀锦、漆器、糖、井盐、枸酱酒和奴婢,此外还有姜、丹沙、竹、木之器,在这进行贸易,每天都能为蜀郡创造数万市税!
黑夫在任命李灵为蜀郡守时说得很清楚。
他需要不是个残破凋敝蜀郡,而是能不断产出大量粮食,并创造财富大后方。
写完篇,二人交换,点点头,又继续在纸上“交谈”起来。
李灵哭笑不得,却见二人交流,是关于成都布防问题,为效率,遂让人将地图拿来,由他来讲解算。
“二位将军。”
“成都形制,与秦武王时无二,分少城、大城。少城在西,便是官署所在,大城在东,居住黔首商贾。”
“城门有八,其中大门为二,皆在大城,北曰咸阳门,南曰江桥门……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