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谁是当权者,便反对谁。”
“商鞅改革时他们反对商鞅。”
“魏冉当权时他们反对魏冉。”
“吕不韦执政时他们又开始反吕。”
“至于始皇帝,不管好事坏事,集权还是远征,依然反对。”
“彼辈升得爵位应得田土,主要分在南郡、衡山两处。富贵不还乡,如锦衣夜行啊,比起留在关中,将尉们更愿意回故土去。两郡相比于关中,仍是地广人稀,那些湖泊水滨旷野之地,足够好好开发番。”
“而普通士卒,除私自揣囊中,治粟内史和少府挤出来两万万赏钱,也叫十万人分,不算多,但更多实在没,少府不足,还从自家腰包里掏千万。”
“此外,众人按照自愿情况,往后愿意留于关中单身士卒,则按照功绩得到熟田,都是大乱之后,某些负隅顽抗关中人,将被剥夺土地田宅,免租三年。至于欲还乡者,也是在南郡、衡山分土,免租三年。”
“当然,这些传谣之人,都被以诽谤罪抓起来。”黑夫哈哈大笑。
“倒也未曾严惩,只是让他们代或释刑徒们干点劳役,好好学习悔过番。”
低于庶民士伍。”
“而这些刑徒,也不是人人都能分到地,只有原籍为秦地三万驰刑士才行。他们在西河之战里,为转运粮秣,出些许劳力,且将来面对六国,也不会起异心。至于其余来自六国刑徒,仍由少府集中管制,作为隐官籍,分散在各地耕作官田。”
“而上林地区广袤三百里,可分成三县。”
“县用来安置三万本为秦人驰刑士及其家眷,种田土,收获大半,都得交租,基本只能留够口粮,其余统统要上交官府,几无余财。但他们至少能吃饱,也少做刑徒时折辱重役,但青壮在春耕后,依然要入伍为士卒。”
说白,就是农奴,民屯。
“只是始皇帝脾气不太好,脸色板,事关性命,御史们倒是噤若寒蝉。”
叶子衿有些心疼黑夫,为政不易啊,她笑道:“朝堂上抨击良人御史们,倒是平安无事。”
“御史们与民众不同,对新政具体举措清清楚楚,但他们,还是要反对。”
黑夫听到妻子在为他打抱不平,遂大笑起来:
“因为御史这种东西,本就是为反对而反对。”
“他们不论对错。”
“想要真正变成民籍,三万驰刑士得按照秦老规矩,在战场上杀敌立功,斩首者可为士伍,再斩首方能为公士。”
“另外县,则安置南阳、蓝田降卒中,那些本无田土人,大多数人都欲归乡耕耘旧土,愿意去上林中辟土开荒不过万余,多是家中庶子,彼辈就是民籍,能享受五之租。”
“至于北伐军将士,他们分到饼更甜,更香。”
“将尉们得大量金银器物、漆器礼器,至于中饱私囊,更不知凡几,睁只眼闭只眼,只要不过分,都未曾追究,谁没有私心呢?”
说到底,他手下,仍只是只封建军队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