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第四次合纵辉煌胜利,只可惜魏王疑信陵君,未能继续扩大战果,当提起第五次,也是最后次合纵在函谷关前战斗时,项燕声音便要低沉许多:
“是时诸侯以楚考烈王为纵长,春申君用事,庞煖为将。魏、赵、韩、燕、楚五国至函谷关,秦出兵攻,诸侯兵皆败走,楚考烈王以归咎于春申君,越发疏远他……”
那是六国最后次联合抗秦,这之后,随着秦始皇帝亲政,便开始不断东出函谷,扫灭六国。
在曹阳安营扎寨时,项羽告诉钟离昧:“大父在世时,最想做事情便是组织第六次合纵,仍使楚为纵长,击破函谷关,逼迫秦恢复韩国社稷,归还赵、魏、燕、楚之壤。”
只可惜最终还是纵散约败,随着项燕败亡,楚国也为秦所灭。
六月中旬,黑夫正式进攻不过二三日便破武关而入,而距武关东北数百里,伏牛山、崤函群山阻隔函谷关,项羽却仍在筹莫展。
函谷关是东去洛阳,西达秦国咽喉,从楚军前线阵地陕县(河南三门峡市)到函谷关,足足有百里地,五月份时,项羽却带着人走整整五天,有时候日仅能前进十里。
这条函道是项羽这辈子走过最难走险径,什成皋、亢父加起来都不及十:崤山路段多在涧谷之中,深险如函,故称函谷,这里邃岸天高,涧道之峡,车不方轨。左右到处都是松柏,行人在幽深谷底,但闻山中老猿悲鸣,仰首却难见天日。
“难怪数百年前,晋军在这设伏,能杀得秦穆公三位将军全军覆没。”
说话是钟离昧,昔日楚国老兵、间谍,今日项羽麾下大将,当范增留在楚地治理大后方时,他俨然成楚军里智力担当。
“如今,时隔多年,项籍终于实现大父夙愿,重开合纵,带着楚人,站在此地!”
项羽重瞳如炬,对这座关隘志在必得!
楚国已经恢复,项羽之所以还坚持带着楚军主力不断西进,喊着“诛,bao秦”口号,目往大说,是欲为楚国复仇。
楚怀王入秦之耻,是每个有志气楚人从小听闻事,非要打比方话,就跟宋人常念叨“靖康耻,犹未雪”样,项羽耳濡目染,少时便埋下仇恨秦人种子。
而更令项羽觉得羞耻是,楚
只可惜,自春秋之后,随着晋国分裂,崤函便归秦国,秦人在此设关隘,从此便全据崤函之固——它随之成为六国西讨秦国必经噩梦。
“吾等终于到此关。”
抵达曹阳,已能遥遥望见函谷关时,项羽感慨万千,从小到大,他曾无数次听闻函谷关名头。
尤记得,十多年前,在下相项氏庄园里,大父项燕还曾对他讲述过信陵君、春申君两次组织六国合纵,攻至函谷关故事。
“诸侯闻公子将,各遣将将兵救魏,亦在楚军之中。当时魏公子无忌会诸侯于大梁,又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,走蒙骜。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,抑秦兵,秦兵不敢出……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