栾布惊:“大王欲亲自来此御敌?国中何人守备?”
臧荼却很放心:“栾将军有所不知,赵国亦已知扶苏复起之事,其行人蒯彻代赵王到无终出使,说扶苏志在恢复,bao秦统治,其人又*诈虚伪,好为善事以欺民,旦得逞,燕赵代地恐为其所有,唇亡齿寒,故三国应当协力抗之!”
“于是,三国已在军都山达成盟约,燕代赵休兵。”
在陈平有意推动下,在蒯
……
就在卫满打算抢波就跑,向山里走去同时,臧荼却来到大海之滨。
栾布前来相迎,拱手下拜:“大王!”
臧荼还是贪图虚名,他没听栾布劝,拒绝赵国送来“渔阳君”封号,称燕王,定都无终(河北玉田县),也因此与欲吞并燕地赵国决裂,双方剑拔弩张。
现在这“燕国”占据渔阳、右北平及辽西郡滨海地区,总兵力不过两万,还得分为二,半在西边与“代王”韩广起提防赵国,另半,则派到东边辽西走廊上。
胶东战船:“刀间并未走远,直在那看着呢,还有十余艘艨艟大翼。更知会朝鲜,教其提防吾等,吾等敢乘筏渡江,彼辈就敢横击之,乃公可不想葬身渔腹!”
不仅辽南,在海航恢复后,箕子朝鲜,也被胶东视作势力范围。
“那怎办?”手下们傻眼。
卫满道:“辽东,打是肯定要打,不打便没有粮食,但吾等只将男丁交给胶东,女眷自留,尤其是会毛纺制绒衣者!”
发端北地郡羊毛衣,以及黑夫最喜欢狗皮帽,都已传入辽东,在苦寒东北,掌握毛纺技能女子,成香饽饽。
辽西走廊是燕地去辽地必经之路,此地东临海湾,西依岭山,有地方宽,有地方窄,而最窄之处,莫过于渝水,山海之间不过数里坦途。
开春时,在听闻扶苏复起于辽东后,臧荼十分警惕,将此事通知赵国,希望能同对敌同时,也派栾布在这山与海交接地方,筑起道夯土及山石所筑关隘……
却见此地北倚崇山,名兔耳、覆舟,山皆斗绝,高峻不可越。南临大海,有渝水通海,是天然护城河。
臧荼还是知兵,巡视之后,十分满意。
“……孤近日从胶东商贾口中得知,扶苏已并有辽东、辽西,欲西击燕地,必过此处,本王决意新征,在此御敌!”
“等掠取足够女眷、粮食后,吾等便不在辽东久留,离开海滨,既避开扶苏报复,也脱离胶东掌控,往东走,进山去……”
卫满理想中地盘,便是他们之前流亡地域,辽宁、吉林之间(辽宁恒仁、新宾,吉林通化),后世高句丽起家之地。
北边是新建夫余国,其王曰东明;南边是朝鲜,西边是辽东,东边是东沃沮。虽然丘陵纵横,多深山老林,但也有些许平坦可耕作之地。
最妙是,能够远离海滨,不必再仰胶东鼻息。
“要在那,修筑城邑,繁衍生息,建立属于卫满,自己邦国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