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也罢,也罢,既然已手复立韩国,现在该想,是让她继续存续下去,韩国社稷香火,不能再灭。”
再说,韩成也未明确拒绝,希望他后面能清醒过来,看清周遭险恶形势吧。
如此想着,张良咬咬牙,顶着凌冽寒风,继续向北走去……
张良莆田泽之行很顺利,泽中流民群盗很快就答应归附韩国。
并不是因为他顶着“申徒”之职,更不因为韩王成,而因为,群盗首领听说过莒南刺秦故事,而主谋是个韩人,这让他们倍感自豪!
回忆往昔,韩成尚年轻时,也算位贤公子,为复韩,在新郑举义,还让公孙信来拉张良入伙。
虽然失败,但却勇气可嘉,这也是张良直记着他原因。
三人各自流散,多年未见,再会韩地时,公孙信依然锐意十足,没多大变化,但东躲西藏十来年韩成,却变得暮气沉沉。
经过这次,张良算是明白,韩成并非贤主,自己纵有智谋,他却不定听。
“但除韩成,还有谁可为韩王呢?”
,就算暂时不打,也不能弃地啊!
公孙信看眼韩成:“再说,听闻圃田泽带险恶水居,五谷所生,非菽而麦,民之食大抵菽饭藿羹,岁不收,民不饜食糟糠,去那,恐怕大王餐食都不能保障!”
听闻此言,刚结束流亡生活韩王成顿时有些急,他过去许多年里,就是在大泽穷山里辗转,可受够那苦日子,好不容易进城,戴上韩王冠冕,过几天好日子,眼下张良却又主张回农村,韩成百个不乐意!
他暗道:“哪怕秦军杀来,宁可退回楚地做流亡之君,也不愿再去荒泽之中。”
但韩成也不敢直接拒绝张良,毕竟在韩人心目中,刺秦英雄,家族五世相韩张良,说话恐怕比他这“韩王”更管用。
和张良谋划
踢开韩成自己来干?张良从没想过。
张良不仅是韩人,还是世代贵胄。
他大父张开地,相韩昭侯、宣惠王、襄哀王。他父亲张平,相釐王、悼惠王。悼惠王二十三年,平卒。卒二十岁,秦灭韩。
正因家族五世相韩,和这个国家有太深羁绊,所以张良才将复韩作为自己人生目标。
但现在,张良却有些后悔,早年心想着刺秦,应该找到某位年轻韩国宗室子弟,对他耳濡目染,言传身教……
于是韩成沉吟后道:“迁都迁民非日之事,更何况,莆田泽情形如何,尚不清楚,申徒,不如由寡人和大将军筹集粮草,准备迁徙之事,由你带兵去走莆田泽趟,建好立足之地后,吾等再去不迟。”
张良有些失望,但还是朝韩成作揖到:“臣,遵命……”
……
“今日韩王成,已不是当年横阳君,不是能辅佐人啊。”
离开许县,带着数百人北上时,张良不由嗟叹,他倒是想用武力迫使韩成随他北上,但许县里,大半兵卒只听公孙信调遣,张良不想韩国刚复辟就打场内战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