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项籍言辞中对韩信用兵颇为赞赏,直没捞到机会表现武涉立刻出面,希望去游说韩信。
张良也赞同:“少将军也说,韩信有兵两万,是黑夫左膀右臂,也是打破南北平衡关键,若真能说服他追随楚国,不但能让黑夫继续受困,还可让义军虎添翼,颍川必能轻易夺取!”
而复兴韩国,自然也就有望。
但项籍本就是个叶公好龙家伙,只是嘴上说说罢,对武涉请命不置可否,却道:
“此事稍后再议,韩王人选有,子房也愿冒险入颍川,赵、魏两地,可有人去?”
也就这位“亚父”敢这明白地批评项籍。
“不然,纵不打淮阳,韩信恐怕也能取胜。”
向心高气傲项籍却对这“韩信”竟十分赞赏:
“听说韩信在黑贼麾下为都尉,年轻勇锐,攻打百越时便立过大功,而后又在长沙大败李由,更白衣渡江,奇袭江陵。”
“依看,若无此人几次救急,黑贼恐怕早就战败授首。”
说出自己想法,但范增对他摇摇头,他这才忍忍,扫视堂下众人:
“大野泽彭越已入齐,立田广为王,燕国后人则在国灭时被秦吏屠戮殆尽,且路途遥远,暂且不论,其余魏、赵、韩,谁可为王,谁又愿前往?”
张良立刻起身应诺:“韩公子成,曾受封横阳君,现尚无恙,且有贤声,可立为韩王,为楚声援。”
项籍颔首:“韩成人在何处?”
张良道:“公子成,遭秦吏缉捕,避难于芒砀山,已请人去寻到他,不日将至淮阳!”
张耳和陈馀相视点头,齐出列:“张耳魏人也,曾为外黄之侠,与魏地豪杰相识,愿前往魏地。前宁陵君魏公子咎,有贤名,今为庶人,与其弟魏豹匿身于临济
“如今黑贼被王贲困于汉滨,韩信又为之张奇兵,出冥厄,直插中原腹地,孤军深入,却屡败秦师,烧其粮道,搅得秦军后方大乱,真是个兵家奇才!”
说到这,项籍竟不由嗟叹道:“据说那韩信也是地道楚人,他若能归顺大楚,为所用,该多好啊!”
这时候,堂下响起个声音:“既然少将军如此喜爱韩信,愿去为将军游说此人,让他弃暗投明!”
……
说话是叫武涉,盱眙人,项氏昔日食客,也是项籍麾下不多文士,他是范增从寿春带来,说此人能言善辩,可为说客……
他又请命道:“良韩人也,三世相韩,熟悉韩地山川,又多门生故吏,可去颍川,召集韩人义士,提前发难!”
项籍却道:“子房急于复韩,知之,但颍川那边,形势有变。”
“八月中旬,有黑夫部将曰韩信者,从汝南进军,前几日在上蔡大破秦军万人,又北击方城、叶县,正与秦军部交战于昆阳。”
叶县、昆阳到淮阳不过三百余里,所以项籍知道那边情况。
范增笑道:“若非少将军急击淮阳,吸引颍川、汝南秦军兵力,韩信恐怕也不会那轻易得逞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