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江关乃巴国与楚国相攻时,楚国所设,为夷陵上游,亦巴蜀之东门也,入江关,则已过三峡之险,夺巴蜀之口矣,就算朝廷令巴蜀造楼船,欲重复司马错伐楚故事,只要江关在手中,亦不足惧也!”
见黑夫不断颔首,韩信大受鼓舞,棍子旋即北指:
“其二为鄢县(湖北襄阳),近日在江陵观察图籍,发现鄢县与南阳样,实为南北之腰
却是屡立奇功,已不敢有人小觑韩信。
他出列朝黑夫拱手道:“兵法云,攻而必取者,攻其所不守也,此君侯之所以大胜冯毋择。”
“而守而必固者,守其所必攻也,这应是吾等御敌之法。旬月之内,朝廷便可能发大兵来伐。而敌欲南下攻南郡,有三处必经之处,皆为险要,能以敌二,军务必抢先夺取……”
“看来韩都尉这些时日在江陵休整,并未闲着啊。”
黑夫露出然笑意,说起来,还是他让人将江陵所藏图籍统统送去给韩信,还大言不惭什:“韩都尉已为高吏,不可不学!”
使兵力分散,而新占郡县又无法及时征调当地人参军,旦朝廷大兵来伐,容易被各个击破。”
他将分散五指捏成拳头,看向众人:“故兵与其分,不如合!主力必须留下,做好守御朝廷大兵准备,顶多能选两处派出偏师,且不可超过万人!”
“萧郡守之言有理。”
黑夫算是明白,为何历史上,萧何会被称之为“功人”,而其他人只是“功狗”。
打猎时,追咬野兽是猎狗,但发现野兽踪迹,指出野兽所在地方是猎人。仅能捉到野兽确有骁勇之功,但发现野兽踪迹,指明猎取目标者,亦有谋划之功……
韩信辞以军中多务,黑夫却道:“岂欲君治学为博士邪?但当涉猎,知山川地理,本侯也出身黔首,却常读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”
韩信这才静下心来看半个月图籍,果然对行军用兵有所裨益。
黑夫让人摊开地图:“是哪三处,且道出。”
小院子里,众目睽睽之下,韩信手持竹棍,点着江陵以西道:“其为夷陵(湖北宜昌),此地扼三峡及巴蜀东进之路,君侯已派吴臣司马取之,自不必说。”
“不过以为,光夺取夷陵还是不够安全,夷陵以西,巫县(重庆巫山县)也划归南郡,当继续进军,攻占江关(重庆奉节县)。”
黑夫手下不少将尉都被胜利冲昏头脑,犯左倾激进主义错误,眼里只剩下前方猎物,却忽略件事:
与北方相比,南方就是个弟弟!
局势依然是敌强弱,朝廷极有可能征调二三十万大军南下,如何应对,才是重中之重!
不过,依然有都尉司马不服:“按照萧郡守意思,吾等就什也不做,等在江陵?”
这时候,从军议开始后,直沉默不言人接过这个问题:“当然不是,善攻者,敌不知其所守;善守者,敌不知其所攻。有时候需要以守为攻,有时候,亦可以攻为守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