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着,吴臣回报,说已夺枝江,正带人赶往夷陵。
满也控制孱陵,正召集夷道巴人君长开会,向他们传达武忠侯问候……
唯独当阳县尉拒降,共尉正在攻打,说城池旦夕可下!
就在黑夫忙完军务后,陆贾带着人来见,说是求贤两日后,找到唯人才。
短兵亲卫搜遍身后,这
没想到是,这随何口上谦虚,说自己学识浅,但不论陆贾说什,却都能接得上,甚至还引用不少儒典里故事,更能旁征博引,显然是个博学之士!
陆贾许久未与同好之人相谈,这下发不可收拾,二人竟说到夜色将暮,随何肚子饿得咕咕叫,陆贾才反应过来。
“糟,只顾得聊诗书,却将正事忘!”
这随何虽深得他所好,但若只会空谈诗书,无奇谋长策,依然只能做书吏。
于是陆祭酒正襟危坐,问道:“随何,如今君侯初定荆州,你可有谋半策,能助君侯治理地方,靖难功成?不妨与本祭酒听听,若是中肯,定当将你举荐给君侯!”
那人露出口黄牙,作揖道:“小人随何。”
“随何?”
陆贾没听说过,又问道:“竟不知,江陵亦有儒者?”
随何道:“小人并非江陵人,而是随县湖北随州市仄陋之士。”
“是南阳郡人啊。”
能入其榖中。
陆贾也认为,江陵基本找不到这样人,毕竟已入秦数十载,百家凋零。
“衡山郡那边,可能还多些。”
但响应号召来人,还真不少,可惜都是些好虚言,学点皮毛就自以为是高才绝伦,真有才学,几乎没有。
“要在堆鱼目里找到颗珍珠,何其难也……”
随何再拜:“小人确有策,若武忠侯纳之,可使君侯尽得三楚之地!”
……
四月初七,秦始皇离开人世整整两个月,江陵天气晴朗。
黑夫派出去四支偏师才走短短三日,已是捷报频传。
先是利仓已迫降竟陵,已率军渡过汉水,和在汉东打游击季婴取得联系。
陆贾点点头,也未细究外郡人怎跑江陵来,接着问:
“你学是八儒之中,哪家学问?”
随何却道:“所学甚杂,也并非大家,恐上吏不知,不值提。”
这下陆贾有些警惕,心想:“此人莫不是知学儒,而先前诸士又被黜落甚多,故意戴顶儒冠,想要套近乎罢?”
于是他便故意考校随何,侃侃聊起诗书来。
安排十几个言谈平平江陵布衣去军中各部门,从斗食书吏做起后,陆贾打算结束今日“招贤”。
却不想,门外又有个头戴高高儒冠人探头探脑,往里面窥探,吸引陆贾注意力。
陆贾来江陵这多天,从未见大街上看到顶儒冠,只因此地早被秦统治数十年,儒以文乱法,早就被官府打压驱逐殆尽。
等这人上堂后,陆贾见其四十上下,面容黑瘦,比自己略老,留长长胡须,但未经梳理,有些凌乱。
“汝何名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