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韩信,胯夫也,固怯懦,二三子且去,取其头颅!”
他拔出剑,这刻,只感觉自己达到人生巅峰:
“过河!追!”
……
“韩都尉,军已全部撤回岸上,敌军已入水中!”
反观己方,提前赶到车骑已下车马迎敌,进入河中,与敌人缠斗,并且越越往河心走,而岸上还有千余人持戈矛,临河列阵,严防以待。
敌人又见李由大军赶到,东西竟响起”当当当!”清脆响声。
“将军,是鸣金!”军法官大喊。
“闻鼓声而进,闻金声而退,鸣金是撤兵之意,听此音,渡河叛军如蒙大赦,纷纷开始调头向东岸走去!
“叛军败!”
但李由不是个喜欢冒险人,他思索后道:
“兵法云,客绝水而来,勿迎之于水内,令半济而击之,利。”
他打定主意:“使车骑精锐轻装向南行进!半渡而击,重创叛军!”
……
涓河两岸尚无城邑,只有越人、濮人聚居村寨,处处绿水青山,山上多松、杉、楠竹,水中盛产鱼类,间以田田荷叶、盏盏荷花,水流潺潺流淌。
在东岸,韩信并未如李由想象,遭遇挫折后彻底懵。
恰恰相反,他蹲在军中,默不作声地观察着对岸举动,听说李由大军总算按捺不住战平叛诱惑,开始渡河追击溃兵,这才腾地站起来!
“大善!”
眼看鱼儿入瓮,韩信才挥手:“放灯!告诉陶都尉,可以决堤!”
东岸军阵后方,墨者阿忠看着正在跨河而来数千芸芸众生,鲜活生命,叹口气,还是点燃手里纸灯,
李由军高呼,叛军阵列更混乱,连岸上人也开始后退。
在河里两千人杀红眼,哪能轻易放他们走?更紧随其后,追过去。
李由也想让全军出击,冲杀过去,但长史倒还冷静,连忙劝道:“将军,还是不要冒险,取此小胜,再拖几日,叛军便要土崩瓦解。”
但他意见,遭到司马、率长们反对:“明明能毕其功于役,岂能放归?倘若让彼辈退回岭南,则更难对付。”
李由还有些犹豫,但旁边多数部属都在力劝他渡河追击,思索再三后,眼看叛军在丢下几百巨尸体后,就要登上东岸,李由才下令道:
但今日,两支秦军同室操戈,却打破这条河水宁静。
李由使车骑先行,自己带着大军向南行进,远远可见前方数里外,火光遮蔽兴乐水两岸,不止己方打出火把,原本隐秘潜行叛军见行踪,bao露,也点火。
再近些后,声音也陆续传来,夹杂在水流哗啦声中,有人高亢呼喊,有兵刃金铁相交,更有人惨呼,分不清是彼己。
终于,等到近处时,李由能够确认,这场战役,是己方占大优势。
却见对岸叛军数千人已渡河近半,却遭到赶来车骑阻截,阵乱箭射去,虽然因为距离和光亮,没杀伤多少,但对方见意图败露,站在河里人阵脚大乱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