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儿臣虽然读书少,却也听说许多类似事,春秋时,楚国令尹王子围聘问郑国,还没有出境,听说楚王生病,就立刻赶回来入宫询问病情,却乘着屏蔽左右当口,用他缨带把楚王勒死,自立为王。”
“齐国大夫崔杼,其妻与齐庄公通*,崔杼乘着齐庄公再来时,率家臣攻之,庄公请求和崔杼瓜分齐国,崔杼不答应;庄公请求在宗庙里用剑
但让皇帝未曾料到是,公子高,居然拒绝这份殊荣!
不是假惺惺推让,而是真口回绝,且神情惶恐,好似秦始皇要押他上刑场似。
“为何?”
对权势迷恋而热衷秦始皇帝感到不解,还以为自己每个儿子都眼巴巴地望着这个位置,却不料出个异类
公子高道:“父皇喜爱《韩非子》,当记得他所说,‘厉人怜王’吧?”
秦始皇就搞不懂,自己儿子们,个两个,都巴不得气死自己?
“你说什?再说遍!?”
寝宫之中,秦始皇愤怒地指着被他秘密传唤入宫公子高,而公子高已拜倒在地,头低低垂在地上,小声重复方才说过话。
“儿臣无才无德,恐败坏国事,不敢为父皇监国……”
公子高是秦始皇第二子,今年二十七岁,算是诸子中最壮者,虽然秦始皇对周礼中“长幼之序”嗤之以鼻,但多事之秋,国赖长君这点,他却是明白。
所谓厉,指是麻风病人,被视为绝症,凄惨厉人怎会反过来怜惜君王呢?
秦始皇知道为什,他默然不语,由着公子高说下去。
“这虽然是不恭之言,但儿臣认为,古无虚谚,不可不察也。”
公子高对这句话情有独钟,说道:“这实是针对那些被劫杀而死君主说。君主如果没有高超权术来驾驭臣子,那即使年龄大、资质好,大臣还是会取得君主权势,独揽政事,执掌大权,以公谋私,甚至会杀掉长君,而拥立年幼懦弱新王,废掉应该继位嫡长子,而拥立不该继位之人……”
此言好似在讽刺扶苏事件,让秦始皇很不舒服,但公子高说,确是事实。
不仅如此,过去二十年间,公子高虽不似扶苏那般被寄予厚望,也不似胡亥那样备受宠爱,却也敦厚孝顺,与诸兄弟和睦,且爱护妻子。
他从未饱读诗书,但律令掌握得还算牢靠,在农家迁到关中后,更拜在其门下做弟子。整日在家外田园里,摆弄庄稼,料理蔬果,甚至与农家野老起,成功将西域传来“葡萄”种在中原大地上,也算小有贤名。
更重要是,公子高之妻,乃右丞相冯去疾之女,他至少能得到冯家支持……
正因如此,在扶苏已然出局后,秦始皇思索良久,认为前事之不忘,后事之师,决定为这次不知归期出巡上个双保险,遂暗诏公子高入宫,想要让他留守监国。
虽然没有明说要立公子高为继承人,但古人有言:“君行,太子居,以监国也!”秦始皇意思,很明白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