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犹豫,嘴上说着杀字,眼中却无杀戮狠意!”
秦始皇叹息:
“你是变圆滑,但是扶苏啊……”
“你本质还是没变,你心,还是不够狠!”
秦始皇信奉韩非理论,不认为人与人之间有真实仁爱天,“利”,才是人际交往背后真正操纵者。
扶苏垂目:“父皇,这件事,被认为是昭王时最大冤案啊……”、
“错,他点不冤!”
秦始皇却有不同看法:“武安君是否真要作乱造反,不重要!白起确有能力反,号召大军作乱,且掀翻大秦半壁江山,这才重要!”
“为人臣者,全军上下皆其朋党旧部。三军将士只知道将军,不知皇帝。将军言,胜过天子号令、兵符制书。有这三点,不管这位将军是否还忠于皇帝,忠于朝廷,他都有危害社稷可能,这才是最重要!”
“这恐怕就是昭王必杀白起原因。万乘之患,大臣太重,臣之所不弑其君者,党与不具也,旦羽翼丰满,就算臣子无叛逆之心,他朋党们,也会推着他走上那步。这就是韩非所言‘上下日百战’,再亲密人,再深厚情谊,都逃不脱利益二字,不可不防,旦出现此种端倪,必扼杀之!”
“杀……杀死黑夫?”
本性仁善扶苏,想都没想过这种可能,眼下秦始皇骤然发问,他只能尽量应变地说道:
“若昌南侯……黑夫真犯国法当死,当真蓄意谋叛,儿臣会尊父皇之命,依法杀他!”
“若他确无罪呢?”秦始皇不依不饶。
扶苏道:“或可先押入监牢,听其辩驳,查明真相……”
由于利害关系转变,身为君主,即使是身边妻妾子女,也有可能为自己利益而将之置于死地。
更勿论没有血缘臣子,不管你对他是如何器重,不管他对你是如何忠心,也不管彼此说多少交心之言,多少次虚席问对。
都别信。
都忘掉。
秦始皇心里君臣关系,本就不是儒家那套“君仁臣忠”礼仪
“所以,朕要问是,若有这样人,不管他是黑夫,还是蒙恬、李信,甚至是王贲父子,乃至于是操控民间舆情儒家、墨家之徒,旦彼辈威胁到统治,扶苏,你能毫不犹豫地杀他们?”
扶苏默然良久,应到:“儿臣……会杀他们!”
秦始皇孰视扶苏良久,却不问,只不带情绪地说道:”下去吧,记住你今日说过话!勿忘之!”
……
等扶苏汗津津地告退后,秦始皇却摇起头来。
“真相?”
秦始皇笑:“朕方才已说过,真相不重要。”
“先君昭王五十年,记载两件事,其是,‘武安君白起有罪,为士伍,迁阴密’。其二是,‘武安君白起有罪,死。’”
“武安君被定为死罪罪名,是不尊昭王之命,率师攻邯郸,应侯范雎告发其意尚怏怏不服,有馀言,恐将作乱,于是便被赐死于杜亭。”
“你觉得,白起当真有罪?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