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不可思议设想,需要墨家技术使之实现。
但帮君主构筑陵寝,这与墨者理念相违背,子墨子十大道义里,节葬和节用,可是极重要。
虽然巨子程商决定遵从少府之令,派弟子去协助,三那三名弟子到地方后,惊讶于骊山规模之大,耗费财力劳力之多,已远远超出墨者能容忍底线,商量之后,拒绝合作,决定要效仿墨子高徒高石子,为义背禄……
这下可捅大篓子,骊山陵副监赵高故意将事情弄复杂,问墨者们:“是陛下法令大,还是墨经之义大?”
三名墨者虽然固执,却也不傻,闭口不言,但还是被赵高拘捕,报予秦始皇,说墨者认为朝廷无道,不提供技术,秦始皇哪会管这种小事,又挥手,令廷尉处置。
镐池位于周朝旧都镐京旧址附近,如今已看不到赫赫宗周城邦,只能见到游荡在残垣断壁麋鹿,以及片金黄黍粟,站在池边座废弃水磨房顶,还能瞥见远处正在动工阿房宫,十万人在那辛苦劳作。
夜色将暮时分,四个黑影先后靠近这废磨坊,他们在池边碰头,又摸进磨坊中,却见里面已等着个人,借着入夜前最后点光,能看清楚,这是秦墨巨子程商大弟子:适林。
“适林,黑纸鸢是你发?”
四人中领头人有些跛脚,名为杨毅,他掏出怀中黑色纸鸢,夹在两指之间。
纸张颜色黑褐,是以特殊方法所制,其折叠之法十分特别,只有知晓人能个步骤不差地折对,乃是墨家中,少壮派相互联络聚会暗号。
最后,三人判和喜样刑,发配到岭南做司寇,因为昌南侯刚刚和秦始皇请求,番禺将建造所造船工坊,需要墨者和工匠协助……
在巨子程商看来,这已是他几度找廷尉、少府理论后争取到减刑,但秦墨中少壮派们,却不这认为。
“真是是好样!”
杨毅跛着脚走到石磨边,拳砸在上头,咬牙道:“子墨子曰,万事莫贵于义!背义而向往俸禄
不必奇怪,墨者本就是个结构严密组织,曾度拥有令诸侯侧目强大武装,人数虽少,只有百八十人,但顶不住科技先进啊,且皆能为墨家理想而战,可使赴火蹈刀,死不旋踵!
后来,墨家虽然分裂衰败,不再是显学,但在雍州大地扎根秦墨,依然保留严明纪律性,随着近年秦墨内部分歧日益严重,看不惯巨子程商无作为少壮派,又效仿古道,开始秘密结社。
“不错,是所为。”
适林表情有些痛心:“前日,送三位被发往岭南服苦役师兄弟至灞桥,今日方还,二三子让送衣裳,已交给他们。”
原来,三月中旬时,墨家被少府要求,派人去骊山陵,提供先进技术,帮助工匠解决工程上难题:据说骊山陵已修筑到关键地宫,深度已下达三泉,又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,机相灌输,上具天文,下具地理,并令匠制作能机关弩矢……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