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萧何在,确无后顾之忧,不枉不带曹参、陈平,也非得向陛下要他。”
黑夫又道:“那在你看来,吾欲扫平诸越,抵定岭南,接下来该如何做?
见此情形,韩信对今夜昌南侯为何召见,心里有底。
“定是去疾君举荐,才让昌南侯动召来见念头。”
他不免对去疾万分感激,这时候,黑夫也总算忙完手头事,指着韩信对陆贾说道:
“这便是带着辎重兵和民夫,击溃千余越人,还能斩首两百,连升两级韩信,淮阴人,却是你老乡。”
陆贾捧着摞厚厚文书,笑道:“不错,陆贾乃寿春人,也住在淮水边,韩率长,你都是喝着淮河水长大,确是乡里乡亲,往后当多往来才是。”
战国制度:将军出征,行无常处,所在为治,故言“莫府”,又因多为帐幕,亦称之为“幕府”。
身为南征大将军,昌南侯自然是有资格设置幕府,他可以在幕府中便宜设置吏员,如治粟都尉、长史、主薄、丞等,而岭南贡赋市租,皆输入幕府,为士卒军费。
幕府如同南征三军大脑,能被昌南侯连夜唤入幕府召见人,还真不多。
韩信居然有幸成为其,不能不叫人诧异,他立刻跟随传令兵至幕府营地处,却见营内竖立六纛旌节、门牙旗二,将军亲卫四千,里三圈外三圈,保护得密不透风。
韩信被那群髡发短兵亲卫搜身三次,连贴身刀削都不放过,才得以进入。里面帐幕也各有功用,右为进行军议节堂,左为昌南侯居住帅帐,百名身材高大戟士持戟而立,韩信从中经过,能感受到他们目光。
满口熟悉淮南乡音,确让人感到亲切,陆贾说几句后,便抱着文书匆匆告辞,番禺复得,百废待兴,作为黑夫文秘,他可忙得很。
黑夫也直接道明用意:“韩信,唤你来,是想问问后方辎重情形。”
韩信忙道:“君侯,韩信只是萧都尉麾下小小百长,不知大体,若问后方辎重,当问萧都尉之子,萧仓掾。”
黑夫却摇头道:“萧禄虽有仓掾之能,却无大局之识,去疾说你懂兵法,识军略,故想听听你看法。”
韩信毕竟年轻,被这夸,心里有点飘,不知其中有坑,遂道:“如今岭南大军,集于番禺、桂林两处,皆需长沙郡补给,萧都尉坐镇湘县,管转漕给军,给食不乏,但凡有兵卒损伤,萧都尉亦能辄补缺失,可保君侯后方无忧。”
“真是威风啊……”
韩信不由慨叹,又有些艳羡,这时候总算走完戟道,步入帅帐,却见这里极为宽敞,昌南侯坐于正面虎皮榻上,穿着便装,案上堆满文书,他正在不断地挥笔签署,交给左侧主薄陆贾,接着又签下份。
韩信上前两步,下拜道:
黑夫手中笔不停,抬眼看看韩信:“来?旁就坐,不必拘束。”
韩信应诺,在帐侧跽坐,他上首方亦有人,正是武昌营军正丞去疾,正对韩信颔首而笑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