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……”
小鸟为何要鸣叫?它只是为求知音。
老翁歌声满是孤寂,韩信当时不懂,后来才恍然大悟:大概是他生中,从未遇上知己之人,腹中韬略,也没挥洒舞台。
相比而言,韩信觉得自己是幸运,虽在家乡蒙受大
但对于每天都要生两次火造饭古人而言,就着炉灶余温,顺手再烧釜水,只需多花半刻功夫,非要拿这做借口饮生水,说白,还是无知,还是怕麻烦。
这伐木工作看似简单,实则也不易。
韩信需要起大早,带人去武库领取数十把铜、铁斧头,再离开营地,在林地边召集民夫,将工具分发。
干活期间得时刻警惕,万这群民夫扛着斧斤作乱,或者钻进林子逃跑,必须马上抓住,若放走二人,韩信就要倒霉。
到傍晚,还得将斧斤收回,把不能少,有残缺损坏,要立刻禀报给武库吏,若禀报不及时,责任还是要韩信承担。
,驻扎期间,不得饮用可疑生水等……
但行走营中,韩信也觉察到些事。
比如,屯长们在宣讲《常识》时,会特别强调,此乃昌南侯爱兵如赤子,又思及诸郡乡党之疾病痛苦,故而作之,言下之意,是要士兵们对昌南侯感恩戴德。
南郡兵亦视自己为昌南侯嫡系,高人等,而视其他郡兵为杂牌。
韩信若有所思,将这些事禀报给萧何后,萧何却在沉吟后道:“这不是你该关心事!”
韩信丝毫不敢松懈,好在他有种组织大规模活动天分,来路上,生性孤僻韩信,却耐下性子,尽力与袍泽攀谈,稍微熟络,知道谁老实,谁*猾,谁靠谱。
到地方后,安排兵卒分成五组,分别站立,能照顾到每个角落,又能彼此看见,旦出事,便能八方驰援。
韩信自己,则站在个能俯瞰整片林场小丘上,他目光警惕,眼睛在徭役、兵卒身上不断跳跃。
斧起斧落,咚咚响声不绝于耳,相伴还有嘤嘤鸟鸣。
韩信不由想起,那位教授自己兵法老翁,有时候,自己在淮水边钓鱼,他就会在身后唱起歌谣。
或许是认为韩信太闲,身为大军后勤部长萧何,也给他安排桩差事:作为什长,带着十个兵,监督百名徭夫干活。
韩信心中略有失望,但也知道,在秦军中,没有蹴而就,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。
“昌南侯当年也是从什长做起,最终建立功名,能将数十万大军。”
韩信只能如此安慰自己,虽然,秦灭六国那样浪潮他是赶不上,但韩信直觉得,这天下,绝不会直太平下去,他迟早有表现机会。
万幸,此时已是四月下旬,地已经种完,韩信他们不必整日躬耕垄亩,只需要去附近林地砍柴伐木,以供大军每日之需——四万人每天两顿饭,可要烧不少柴火,昌南侯勒令士卒,必饮烧开过水后,消耗更大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