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夫还突发奇想,将这些短句,当做巡营口令,如此来,哪怕最笨兵卒,不识字民夫,也能脱口而出。
这下,本地民夫们总算知道,自家父母、叔伯们肿胀早死,到底是什毛病。听到“断子绝孙”恐吓,皆汗如雨下,嘟囔说回去以后,定要学着军营里办法,再不让孩子喝口生水。
黑夫看着营内“讲文明,创卫生”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,十分
《常识》,这是黑夫给这小册子取名,而第批知晓它人,便是槠亭营数千人。
按照黑夫要求,每个屯都发放本,每日训练结束后,百长、屯长或者识字军吏,就会捧着书册,将上面关于水蛊病常识,以及预防之法,大声告诉盘腿而坐士卒们。
让他们明白,昌南侯勒令军营搬迁,并要求士卒饮井水、开水,不得四处便溺原因……
士卒们常被点名出列,背诵些前世小学生卫生常识:
“饭前便后要洗手。”
但这味药,该如何播及万千大众?却是个麻烦事。
新中国卫生常识,是靠无数赤脚医生,个乡个村宣扬,才得以普及。可黑夫上哪找那多医生去?尤其在南方,乡间往往有十个巫祝,却难觅位医师。
子婴想法倒是简单,交给官府去做啊!反正现在各郡都开始使用雕版印刷术,用来印制律令条文,将小册子印上数百份,分发到每个城市,让县令、乡啬夫、亭长、里正层层宣扬不就行。
这倒是个不错办法,毕竟秦朝统治深入基层。
但黑夫摇摇头,在南郡、豫章行得通,但长沙、衡山两郡乃楚国故地,在许多地方,秦吏根本管不到乡镇里闾。加上税率极高,徭役频繁,黔首与官府日益对立,对抗情绪,会让他们恨屋及乌,容易流于形式。
“病从口入。”
“喝生水,满腹虫。”
这座营地兵卒,多因染上水蛊、疟疾,发病难以成行,体质差人早死光,慢性病患者,撑到黑夫和陈无咎抵达,喝个月药,略有好转,不少人已经痊愈。
有切肤之痛后,对学习卫生常识,防范水蛊,士兵们十分积极,对昌南侯感激之心也愈发浓烈。
除士兵,来营地干活数千名本地民夫,也被强拉进来,排排坐下,听军吏讲课。每两个民夫,还会受到名士兵监督,直到他们磕磕巴巴背出那些常识断句,才能吃饭。
子婴觉得黑夫多虑,劝他道:“昌南侯,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,至德者不和于俗,成大功者不谋于众!君侯有忧国忧民之心,那些黔首若不领情,死也是活该。”
“此事若不使众人知之,做与不做有何区别?”
黑夫认为,百姓不需要知道太深奥学识,但关系到生死存亡常识,却万万愚不得。思虑间,恰好听到营帐外,传来士卒拉练声音,顿时萌生个想法,拍着额头笑道:
“真是骑驴找马,散播这本《常识》人,不就在眼前!”
……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