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长公子大军行军到何处?”
黑夫高官是个大忙人,前脚才开完关于夏秋晒盐、金矿干部动员大会,后脚便召来曹参,问他关于东征大军联络和动向。
曹参在平定齐地之乱战争里,有先登和斩田横之功,不但爵位升两级,职务也从小小左史,变成“兵曹掾”,相当于省人武部部长。虽然名义上隶属于郡尉,但如今黑夫当监军,所以也要向其汇报军
话虽如此,但杨端和依然不看好这个计划,因为从海上补给,这是更古未闻事!
扶苏颔首:“说是齐地,其实就是胶东吧。”
这听上去是个不错主意,但落到实际,压力却全到胶东肩上……
据扶苏所知,去岁齐地诸田反叛,虽然被黑夫迅速平定,但临淄、济北仍遭到重创,春耕夏耘被耽误,不少县颗粒无收,再加上救济流离失所战争难民,昔日满溢粮仓变得空空如也。
放眼齐地,仓禀里还有能供给数万大军粮食,就只有胶东郡,这也是秦始皇帝任命黑夫为监军原因。
大县,却散布在千里之内。虽然那百姓种着肥沃黑土地,但生产工具落后,亩产极少,想就地征粮,也无粮可征。
杨端和说起段往事:“当年秦灭燕后,燕王喜逃到辽东,大秦未能第时间征灭之,就是因为路程太过遥远,大军补给无法跟上,因敌而食,也无法实施,这才拖好几年,才由李信将军,率车骑精兵鼓而下。”
所以,按照杨端和设想,他们在辽东郡首府襄平城,吃最后顿饱饭后,直到抵达满番汗前,都得省吃俭用,整整八百里距离,沿途便只有四个小城邑,其余皆是荒野,补给线如此漫长,辽东存粮又那稀少,难以为继。
杨端和预测道:“若所料不差,大军在渡过马訾水(鸭绿江)后,便会断绝补给,成为孤悬异域孤军,陷入无粮可继危局中……”
“军无辎重则亡,无粮食则亡,无委积则亡。”
扶苏看向东南方向,苦笑道:
“昔日在塞北,扶苏给尉将军做监军,忙没帮上多少,倒是给他添许多麻烦。如今将监易换,性命,数万将士性命,均系于尉郡守之手!”
……
秦始皇三十三年四月中旬,滨海腄县,俨然变成胶东郡军政中心,非但舟师屯驻于此,连郡守黑夫,也将他处理政务搬到这儿。
没办法,和过去几次作为将军不同,这次黑夫身为监军,化身后勤大队长,必须负责起大军补给,而腄县芝罘港,无疑是最合适指挥中心。
扶苏无奈:“如此窘境,光是稳住三军,让他们不因饥饿逃亡溃散就不易,更何谈征伐?”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但父皇给他出这道题,真很难啊。
若不想自己和两万军民饿死溃散,就得想方设法,解决补给问题。
杨端和道:“朝廷那边,倒是想个主意。”
“既然从燕地陆路补给无法跟上,那就从海上,由齐地诸郡补给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