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夫道:“已过六旬,听说快七十。”
“你今年几岁?”
“未到二十九……”黑夫恍然大悟。
“妇翁是觉得,太急!”
叶腾道:“没错,你太急,未考虑清楚此事利弊,变焚书为修书,于国大利,于你何益?你想要,只是区区级爵位?畅所欲言之后,你能否掌控此事?如今
“李斯虽能揣测上意,但这女婿,却能屡屡引导上意,变南征为西拓,改焚书为修史,能做到这点,需要有胸有韬略远谋,可比那帝王之术难多!”
他又问道:“你觉得自己还错在何处?”
黑夫迟疑,起身朝叶腾下拜顿首:“还错在,将妇翁卷入此事!”
叶腾这次为黑夫事,付出不小代价,他当着皇帝面,彻底与李斯撕掰,今后恐怕会被李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。
叶腾却摇头道:“朝堂中不可能团和气,陛下也会乐见站出来提出异议,毕竟朝中变成李斯言堂,这不是陛下愿意看到。”
随时变换态度,从《谏逐客书》中为关东士人说话,变成打压他们最积极大臣。
先前数次“儒法之争”,若秦始皇偏向儒家,李斯恐怕也会改口主张封建吧……
正因如此,在秦始皇看来,李斯才成实现自己意志最好用也最可靠工具,倍加信重。
焚书也不例外,秦始皇在封禅事件里,对儒生和百家失去耐心,手腕将从温和渐进改为强硬急速,目是使整个国家只存在皇帝意志,朝廷统治不受任何质疑。
李斯“焚书”之议,也是为投皇帝所好。
他乐呵呵地说道:“眼看王绾将倒,如今出这事,甚至有机会想想,在死前能否坐上左丞相之位,于老夫而言,这是好事,不是坏事!”
这老狐狸倒是想透彻,朝堂需要异论相搅,皇帝深蕴此道,不会让李斯独尊。
但叶腾随即面色板:“要说,你最大错处是,是忽略你与李斯相比,你最大优势在何处。”
“最大优势?”黑夫作揖:“请妇翁教。“
叶腾问道:“李斯今年几岁?”
不管黑夫说得天花乱坠,统言论,打击法古学说国策是不会变,变只是手段,是把火下去,还是温水煮青蛙……
所以即便是黑夫倡议修史,最后主持者还是落到李斯头上。原因很简单,李斯没有原则,没有文人墨客臭脾气,切都会按照皇帝意思去做,他办事,秦始皇放心!
至于李斯权力太大,独揽朝政什,皇帝根本不用担心……李斯最安全点是,他地位虽高,却是无根之木,在地方上没有根基,也从来没有摸过军权下,和王、蒙等军中世族关系冷淡。
反倒是黑夫这种出身行伍,与军中、地方牵绊太深人,若有朝日,坐到李斯那个位置,遭到提防猜忌,或许是李斯十倍不止!
“能想清楚此事,便没有白白吃亏。”叶腾十分欣慰,还有句夸黑夫话没说出来: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