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两方工匠集合到块,再等程商到位后,就可以开工。
墨者是优秀工程师,程商和黑夫合作不是两次,被他点就通,按照黑夫描述,伐采胶东本地梨花木、黄杨木、银杏木、枣木等,经过浸泡、干燥、刨光等诸多程序后,制作成尺牍大小形状,只是比普通尺牍要厚。
然后,便按照已经很成熟印章制作技术,将写满字薄纸反铺上去,花不短时间篆刻,使木牍上密密麻麻全是阳刻反字,这便是所谓”雕版“,再由印染工匠研制印刷专用烟墨,调配淡浓程度、压印时间,不过月余,套成熟技术就新鲜出炉!
有现成前置技术,加上他提供想法,发明很简单,应用却难。
它出现,能否满足这时代人们某种需求?如果不为人所需,哪怕被后世赋予再伟大意义,也很快会淹没在时间长河里。
淡黄色皮纸,小心翼翼地覆盖在雕版之上,手持滚木轻轻拂拭纸背,使之完全接触。片刻后将纸拿下来,轻轻吹干之后,呈到秦始皇面前……
秦始皇定睛看,只是会工夫,方才尘不染皮纸上,已密密麻麻印满隶书。
秦始皇阅毕,将它传示群臣,待所有人都经手后,扫视他们道:“诸卿,可还有疑此事者?”
之前质疑黑夫所言真伪五大夫王戊脸红,尴尬地朝黑夫赔礼。至于其他人等,李斯面无表情,叶腾则心里嘿然,黑夫鬼机灵,他可见识过不知多少回。
其余人纷纷称赞,说用这雕版印刷之法,还真能飞速印出篇律令来,速度胜过手抄数十倍甚至百倍!
就拿纸做比方,若非秦朝官府海量文书往来需求,黑夫笃定,纸张绝对会只在小圈子里流行,沉寂很多年。
而眼下印刷术,若想它被人广泛利用,前提是,社会需要大规模批量文字复制!
中国雕版印刷术出现大概是唐代,最初却不是用来印书籍,而是用来印佛经,这东西只要是信佛人,几乎都需要,光用手抄是满足不需求。
欧洲也差不多,文艺复兴时代,欧洲人最初大批量印是圣经。
种发明要能广泛应用,不
“又是造纸,又是印刷,皆考工之事也,郡守可以进去做少府少监。”有人如此开玩笑。
黑夫谦逊道:“何德何能,不过是请墨者和工匠,将常见刻章和印花相合,才得出此法。”
黑夫没有说谎,和造纸样,他只提供想法而已,其余技术,统统是现成。
印章这东西,秦朝官吏人手枚,黑夫便是银印青绶,每写份文书,就要盖次戳子。官府所属工匠里,就有专门刻印人,他们不仅做印章,还要为青铜器刻铭文,刻篆技术炉火纯青。
不过玺印字数较少,印面也小,刻字可以,压印经验就不足。黑夫又将目光放到官营织坊里,胶东桑麻之业繁盛,那些市面上美轮美奂丝制衣裳,多是用凸版印染技术批量压印而成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