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讽刺是,他们中三人,都不约而同选择入秦!时任秦相吕不韦大力召集门客,编撰《吕氏春秋》,此乃集百家学问之大成著作,虽然后来秦始皇亲政后,这本书就没人提及,但入秦六国之客,大多还是留下来。
秦统后,皇帝又征召儒、黄老之士七十余人入咸阳,尊为博士,加上秦地原本就有墨者,咸阳俨然成新文化中心。博士可以查阅、整理秦朝从六国夺来书籍,张苍《九章算术》,正是在此基础上编篡出来!
加上纸张推波助澜,将古书抄录成纸书,已经成种不可忽视新潮流,知识和文化传播速度,比先前大大加快。
坐在只剩下木桩稷下桃林中,黑夫陪着张苍,将这千年来,华夏文化中心流转梳理遍,最后得出结论是:知识和文化,并不像国家社稷样,旦大厦不存,就骤然灭亡,是随着人、而流动!
黑夫不由笑话张苍道:“子瓠啊子瓠,你真是聪明世糊涂时,居然骑着驴找驴,你在这感慨稷下之亡,却殊不知,新稷下,新百花齐放,早已在酝酿、萌发!”
欢听热闹嘴炮吵架,当初稷下辩坛那些命题,那些精彩言论,常能让天下士人津津乐道。
但学者最好时代已经过去,现在稷下已毁,根本没有这个条件。
“倒觉得不定。”
黑夫却笑道:“稷下是衰败没错,不过,稷下传承求学精神也亡?觉得不然。只要人还在,稷下就还在!”
“人还在,稷下就还在……”张苍闻言,若有所悟。
但这种好趋势,却也随时可能夭折,因为皇帝和丞相李斯,都是喜欢别黑白而定尊,讨厌不同声音和“巷议”。
过去黑夫还不
回想起这几百年来事,莫不是如此。张苍记得,夫子荀卿曾对他说过,古人之学,必有所受,皆出于周王室之官,比如儒家推崇六艺,本就是周朝官学对贵族教育,老子最初也是周守藏室之史,那时候天下文化中心,在洛阳。
但王子朝之乱后,洛阳遭到极大破坏,连藏书也陆续流散各地,之后私学兴起,随着孔子、少正卯等开坛授徒,天下文化中心,就转移到鲁。
孔子既没,七十二徒开始分裂,或入齐,或入楚,或入晋,但新中心很快出现,那就是魏文帝时河西学派,以子夏等人为核心,学派有不少人成为魏国治世良,法家思想也在那儿萌发,魏国,是战国早期当之无愧文化中心。
之后是稷下学宫,自不必说,道、儒、法、名、兵、农、阴阳、轻重诸家,群星璀璨,百家争鸣!那时候,稷下不仅是中国文化轴心,也是世界文明三大轴心之。只可惜到后来,齐愍王穷兵黩武,好大喜功,独断专行,使得稷下学宫衰落,稷下先生也逐渐散去,分别聚集于秦、楚。
在春申君号召下,荀子等人聚集于楚国兰陵县,李斯、韩非、浮丘伯、张苍,都学成于兰陵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