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羌将军有李廷尉监军,蒙氏虽是军门,却也是从关东迁来,能文能武,蒙恬还制出新毛笔,会点诗书,何足怪哉?”
叔孙通嘿然:“倒是接下来北地陇西兵,尉、李两位将军,个是老秦宿将,不喜诗书。个出身低贱,不识礼仪,唱恺歌这关,恐怕只能靠公子监军想办法。”
说话间,北地、陇西两军也同登场。最先露面,是头戴着飘洒红樱,上插鲜艳羽毛胄帽陇西、北地骑从,他们穿着玄色软皮甲,披着绛色战袍,手持长达七尺骑矛,佩戴黑鞘剑,有还配有弓弩。
众人骑都是良马,肩高六尺半,俊美雄壮。且为今日场面,还特地披挂绘成虎纹皮制马甲,看上去十分整齐雄壮——此物当年城濮之战时,晋军曾使用过。
稍后,则是押送匈奴俘虏步卒,李信、黑夫两位将军战车被簇拥在中间。
先言玁狁,又言蛮荆。羌将军虽在征讨匈奴没有大功,当年灭楚可是出力甚多,廷尉真是有心。再加上诗中‘方叔元老,克壮其犹’,觉得,这是明示告老之意。”
“陛下好用新人……”
叔孙通点头,这次北征,老将没啥功绩,新人却光彩耀人,既然皇帝也给台阶下,除告老让贤,羌瘣也没别选择。
接下来则是蒙恬手下云中兵,他们唱,是首众人都很熟悉《出车》。
“王命南仲,往城于方。出车彭彭,旂旐央央。天子命,城彼朔方!”
最后登场,常常才是此战主角,谁功劳大谁功劳小,看皇帝升爵自然明。秦始皇还认为,这战,陇西、北地皆有大功,同血战匈奴单于,同驱敌,所以当合为军,共同参加振旅之仪。
两军站定时,天上却又飘起雪花,纷纷扬扬,落在他们甲胄、刀剑、弓矢、战马,还有士卒鼻尖上……
但军礼不会被这点小雪耽搁,不同于上郡、云中兵拗口古诗,北地、陇西两军按照黑夫嘱咐,高声唱起曲简单且新颖调调!
不止让三军提气
伏生有些不解:“这位蒙将军虽斩首千,取牲畜数万,还夺整个北假地,重新燃起赵长城烽火,但自比南仲,有些过罢?”
叔孙通却摇头:“你有所不知,陛下北巡时,曾亲口说过,蒙恬,能为朕之南仲否?蒙恬让士卒以此作为恺歌,意思是他完成对陛下承诺,这新建朔方郡,基本上云中兵打下来,如今朔方城当真建起来,就算没有太大功劳,亦有苦劳,再者,蒙氏兄弟为国而忘家,对这样将军,皇帝不会吝啬赏赐。”
蒙恬兄弟个作为主帅,个作为监军,前往塞外时,他们父亲蒙武正病重,上个月刚刚去世,蒙氏兄弟甚至都没来得及看父亲最后眼……
“所以蒙恬选此诗,真正想说话,是岂不怀归?畏此简书!”
伏生长见识:“本以为秦将军皆关西军汉,粗鄙不识礼仪,不曾想,比想要好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