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夫这席话,扶苏听罢若有所思,最后摇摇头:“扶苏受教,但以为,使百姓不安定而造就均衡,不是真正均衡!边境胡人虽是隐患,但其不敢大肆入边,让天下休憩十年再兴兵戈,谈西拓靖边之事,岂不是更加妥当?”
扶苏终于说出自己想法,天下未定,黔首未集,此时大肆用兵,其实是在酿造不安啊!
这个锅黑夫可不背,他说道:“公子岂不闻雍地老秦人有歌谣,‘宁赴塞北戍,不就江南徭!’恕直言,没有西拓,便有南征,到时候中原民夫要面对,可不是修好直道驰道路途,也不是可以披羊毛衣遗憾塞上,而是烟瘴遍地,水蛊横行岭南,倒毙路旁人,只怕要多出十倍……”
“两害取其轻?”
扶苏恍然,战争决策,归根结底是他父皇下达,前年这时候,秦始皇确很有对岭南用兵意向,被黑夫西拓建言吸引后才改弦易辙。
下正是思量于此,才决定举消灭匈奴,防患于未然,并非是纯粹为开边耀功。”
“现如今,海内统,天下之人,皆是始皇帝治下子民,律令有言,但凡年满十七傅籍之人,皆有为国服徭服戍之责。故此番陛下征三十万人伐匈奴,以关中十五万为战卒,以关东十五万人为民夫,不管民夫能不能理会此战意义,愿不愿意北行,国法就是国法,不容丝毫怠慢。更何况,就算不去边塞,他们也要在咸阳服役。”
兵要吃粮,要专心作战,这年头可没有火车汽车运东西,后勤只能靠人畜。
民夫是肯定要征,若全征关西秦人,他们负担太重,肯定会觉得,不是说靖边是全天下职责?凭什秦人打仗运粮全包揽,关东人却只需要在咸阳干点搬砖活。
恐怕那时候怨声载道,不是关东,而是关西!
“是扶苏多言。”
言罢,他叹息声后边,拱手而退,也不知是懂,还是没懂……
只是走出几步,回首正色道:“请尉将军放心,明日出塞后,监军期间,扶苏不会再有次延误!”
如今回想起来,黑夫暗道:“这位公子副悲天悯人模样,待人仁厚,政治上不喜法家,反而喜欢黄老、儒、墨东西,更夸张是,居然还会关心关东黔首。若是真,他真是
秦灭六国,秦人兵卒踏平六国宫阙,当然会有种征服者心态,短时间内不会消失,而政策、地位上优势,也会持续很长时间。
这就是摆在面前现实,作为执政者,要把这碗水端平,可不容易,要真正实现人心上统,更是难上加难。
这也是黑夫力主对匈奴动兵原因,想要实现民族统,要是通过抵御外辱,要对外扩张,赚取战争红利。
“或许等这场战争结束,东人西人皆被安置在边塞屯田戍守,起面对塞外戎狄时,他们才会放下过去仇怨,起持刃并肩作战吧……”他暗道。
“尉将军意思是,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……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