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过去不同,此番在北方作战,毛衣成新战略储备,乌氏倮形容说,胡貉之地,积阴之处也,木皮三寸,冰厚六尺,必须食肉而饮酪,并披上鸟兽厚皮毛,方能御寒。中国之人在春夏去还行,若在当地越冬,不能适应其水土,恐怕会十死三四……
虽然预定开战日期是春末夏初,但此战要进攻地域广阔,若不能鼓作气结束战争,可能会拖到明年,纵然占领北假、河南,也要留大量兵卒戍守,他们过冬问题,不能不加以考虑。
皮裘太贵,于是,毛衣就成最好选择。如今,非但是陇西郡,其余几个边郡都引入羌羊,利用少府研制技术,开始饲养剪毛织布,去年,陇西产3000件,北地产1000件,上郡、代北各500件。
产量比前年翻两倍,但秦始皇仍觉得太慢,于是各郡都在拼命想办法,提高产量。
陇西郡仗着与羌羊原产地湟中最近,或抢或买,不断扩大规模,甚至还向羌人收购羊毛。
上推行纸张最大动力。
本以为,秦始皇会聊聊让公子扶苏去北地军监军事,岂料照面,他就问黑夫个极其尖锐问题!
秦始皇抬起眼,点着奏疏里句话皱眉道:
“各郡均献上所织毛衣。陇西毛衣曰‘织皮’,上郡、代北毛衣曰‘毡衣’。然北地郡乌氏所献毛衣,却叫‘恒源祥’,乌氏倮说是你取名,此何意也?”
……
北地自不必说,乌氏倮在黑夫建议下,开始将毛纺视为日后自家支柱产业,大肆购买羌羊入郡。黑夫夫人叶氏则建议将广大妇女发动起来,戎人养羊,夏女织布,形成个华戎互利循环。
上郡、代北三郡起步晚,距离产地也远,于是就在羊品种上打起主意。在蒙恬奏疏中,说个从楚地移民到雁门郡牧羊大户班壹,带着他手下数十牧童,试图让羊毛纤细羌羊和当地羊毛粗糙绵羊杂交,希望能生出适合剪毛织布品种来……
这切,都是为完成秦始皇要求:明年各郡毛衣产量,还要再翻番!即便如此,北征十五万兵卒里,能穿上毛衣,十分之都不到,民夫就更别提……
除御寒冬衣,还有粮食,秦始皇已让九卿之治粟内史筹备军粮,等到明年开春,约莫能筹集三十万人食用年分量:五百万石!
“陇
黑夫决定,以后再也不胡乱玩梗自娱。
但现如今,他只能开始当场编造起这三个字意义来,好容易才搪塞过去。
“恒者,久也;源者,泉本也;祥者,福也,从示羊聲。此三字相合,寓意毛衣洁净无味如活水之源,能够恒久穿着而不烂,且衣者有福也……”
黑夫也是佩服自己,通鬼扯,听上去还似有几分道理!
虽然秦始皇将信将疑,但只当是黑夫出身卑贱,虽然后天勤奋学习,但常出些上层人士理解不俚语歪句,也不以为怪。便顺着此事,说起各郡筹备战争物资来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