匈奴人性情,其见敌则逐利,如鸟之集;其困败,则瓦解云散,眼下亦如此,几次尝试碰壁后,呼衍栏也知道,秦军准备充分,就等着自己前来劫粮,若再固执不走,恐怕就真走不。
于是在恨恨地叹口气后,呼衍栏只能宣布撤退,随着数声呼啸,匈奴人向西面退去……
两刻后,来自花马池城援兵也抵达此地,担忧甘冲和粮队安危羌华、傅直二人驰至近处,却只看到,安然无恙,正在重新给牛马套车,到处回收箭矢、铁蒺藜粮队。还有枯草荒野上被匈奴人抛弃上百具人、马尸体……
……
次日清晨,秦军人马数千人回到花马池城时,昫衍君连忙带着部众出邑相迎。
拐马前,让努力安抚马匈奴人将其脚掌抬起,看不由倒吸口凉气。
却见马掌中央最柔软部位,扎着个四面都是尖刺小东西,血流不止。
“这是……白蒺藜?”
白蒺藜是匈奴乃至中原常见植物,果实外壳有三角形尖刺,成熟后掉地,总有刺朝上能够扎穿刺伤路人,经常会刺伤匈奴人孩子、牲畜,被他们深恶痛绝。
但如今已是冬天,白蒺藜早已枯死,不应该出现在这,再仔细观察,比般白蒺藜更大,材质似乎是木制,由人工削出来……
队队士兵精神抖擞,因为他们刚刚获得两场战斗胜利,经过精心装饰战旗在冬风中猎猎飞扬,更令人震怖是,良家子都骑着马,手持长矛,耀武扬威,矛尖上则扎着上百枚匈奴人头颅——这是昨日被后军辎重部队射杀。
昫衍君行人拜在道路两旁,久久不敢抬头,心中却是震撼非常。
昨天秦军与匈奴人在盐滩上交战,他站在城垣上看到全过程,但见那些劫掠凌,bao昫衍时不可世匈奴控弦者,面对秦军步骑时,却只能狼狈而逃,不少人还被杀死擒获,匈奴大当户连营地都不敢回,直向西遁逃到百里之外。
而后,义渠白狼押着从匈奴营地缴获大量昫衍人口、牛羊归来,虽然大部分已被匈奴人送回贺兰山,但能从虎口
再看落马后被同伴救回来重伤者,身上也扎好几根这样刺,亦有铁质,扎得更深更疼。
此物名为木蒺藜(jílí),亦是中原用来对付车骑利器,春秋时便已出现,据说是齐国人为对付晋国车兵发明,常在狭窄必经之路播撒,敌人车骑经过,常十中七八。墨家守城时,也用此物布置在地下坑道进出口,谨防敌人从地下突袭。
北地郡增设铁官后,黑夫让工匠用模板铸造也许多铁蒺藜,让后军携带整整五十车!不想还未到花马池,便先在这派上用场。
“可怖!”
匈奴人顿时觉得,秦人真是大大狡猾,在他们眼中,秦军车垒,俨然成头满是尖刺豪猪。若想吃到里面柔软肉,必得被扎得满手是血,匈奴人均面露惊恐,任由骨都侯怎训斥,再也不愿意主动去冲击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