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墨者圣母病又犯,程商迟疑地说,他以为水磨收磨面钱也太贵,乃是,bao夺民衣食之财,夺民之用……
“反正不必人畜之力,何不让百姓免费使用?”
墨家太理想主义,黑夫哭笑不得:“建立磨坊可花不少钱帛劳力,看守磨坊官吏也需要俸禄,若是磨坊不能盈利,官府便没有动力修筑,恐怕不多时便会废弃。”
程商不知道,这个主意,还是黑夫给内史腾出。
磨面每石收取三十钱,相当于把数百万麦卖给山东富户。等到明年上计时,内史腾不但稳定关中粟价,还通过磨坊赚回麦子钱,如此醒目政绩,定能得到皇帝赞赏……
是如何节省成本罢,便笑道:
“程君是不是多虑?眼下山东移民皆已住进新家,有城邑保护,口粮也有官府提供。虽然只有宿麦,但听闻,山东之民已经喜欢上面食,男子争先恐后去水磨房磨面,女子则跟着官府庖厨学揉面发面烤饼之法。还有民谣曰,‘宁食馕饼口,不吃麦饭筐’……”
水磨房亦是新鲜事物,是黑夫向内史腾提出主意。关中麦氏已经有畜力石磨,而南郡连机水碓也已是十分成熟技术,两者结合,把舂米碓换成磨面石磨,便能做出水磨来。
于是从上个月起,内史从南郡请来工匠和秦墨合作,在渭水、丰水、灞水各个移民点处,陆续建立数十个水磨房。
关中人第次见到这种不用人畜之力,就能自己运转器械,惊奇不已。但本地老秦人,看完热闹后,却无人走入水磨房磨面。
也算黑夫送内史腾红利。
“这便叫羊毛出在羊身上,反正山东富户不差钱。”他暗想道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秦朝官府连小吏出差口粮都算得精细无比,不让你多吃顿,怎可能白养数十万人年?据黑夫所知,这数十万移民,在入秋种麦前,还有个大工程等着他们。
这也是程商来找黑夫目,他苦着脸道:“秦墨曾向陛下建言,说周武王灭纣后,偃武修文
食物习惯顽固性是极深,就拿黑夫自己为例,偶尔吃顿麦饼可以,让他顿顿吃就受不,他还是更喜欢前世今生陪伴自己数十年稻米饭,南方人更有“吃煞馒头不当饭”说法。
所以关中本地人也宁可吃自家产粟黍,也不肯碰闻上去香喷喷麦饼,唯独山东移民别无选择,只能被迫食饼……
“小麦和面食在北方推广,就从数十万山东移民开始吧,先让他们吃惯麦饼,到七八月,再让所有人都在地里种麦,如此便能成形成个良性循环,慢慢扩大宿麦在关中播种面积。”
麦比粟要高产,取而代之是迟早。但在历史上,这个过程从汉代开始,直到唐宋才初步完成,千年时间里,麦子在北方都是杂粮。
黑夫还宽慰程商道:“以沣水、渭水作碾、磨,并转五轮,每个磨坊日碾麦三百斛,能做到这点,程君和秦墨们功劳不小!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